来源:贝多财经
2月28日,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朔科技”,SZ:301275)开启申购,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汉朔科技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报考创业板上市,原计划募资11.82亿元。
本次上市,汉朔科技的发行价为27.50元/股,发行数量为4224万股新股。若本次发行成功,该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1.6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0.24亿元。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汉朔科技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前身为嘉兴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8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侯世国,主要股东包括北京汉朔、经纬创投、君联资本等。
据招股书介绍,汉朔科技是一家线下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围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其中,电子价签是一种带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子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价格库存实时变动、人机交互等功能,相较于传统纸质价签具有绿色环保、节约经营成本、提升商品价格精细化管理效率等优势。
根据CINNO统计数据,2023年度,汉朔科技在国内电子价签市场占有率约62%。根据公开披露数据,2021-2023年度,该公司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前三。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模式与经销模式,报告期内以直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下,该公司主要客户为境内外具备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大型零售商;经销模式下,该公司以地区性龙头经销客户作为销售渠道,提升对区域市场的覆盖度。
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汉朔科技的营收分别约为16.17亿元、28.58亿元、37.75亿元和21.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1.25万元、2.08亿元、6.78亿元和3.8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81.54万元、2.25亿元、6.94亿元和3.60亿元。
通过招股书不难看出,汉朔科技的收入主要由电子价签终端贡献,尤其是Nebular和Stellar。报告期内,该公司的Nebular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3.14%、54.27%、55.18%和35.87%,Stellar的占比分别为51.46%、35.17%、33.83%和38.28%。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电子价签终端产品主要包括Nebular、Stellar、Nowa、Polaris和Lumina五大系列,电子价签终端销售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48%、93.07%、93.20%和91.83%,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汉朔科技采用了以外协加工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外协加工模式下该公司直接向外协加工厂采购电子价签终端等整机产品。报告期各期,整机外协加工数量占整机产品总入库数量比例分别为89.57%、99.19%、99.83%和99.91%。
汉朔科技方面表示,该公司考虑到已与立讯精密、比亚迪、惠科股份等外协加工厂完成产能与品质磨合,而自主整机产能规模有限,因此集中将生产资源投入关键电子纸显示模组的补充产能中,使2022年以来整机外协加工入库占比上升至超过99%。
最新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2024年度的营收约为44.86亿元,同比增长18.84%;归母净利润7.10亿元,同比增长4.80%;扣非后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减少3.14%。这意味着,汉朔科技已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同时,汉朔科技预计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基本持平,但受到汇率波动、个别收入占比较高的新开拓客户价格较为优惠及拓展海外业务相关投入提高的影响,该公司预计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相比之下,汉朔科技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2.99%,扣非后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584.23%。不难发现,汉朔科技的业绩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称,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该公司收入及利润已达到一定规模,且部分主要客户上线率已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