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竟是核心原材料,丹娜生物原料储备或仅撑6年,近四成主业面临中断

2025/3/10 10:18:47 0人评论 6759 次

丹娜生物近四成主营业务将面临中断风险。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丽娜

编辑|郑琳

2024年12月27日,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丹娜生物”)在北交所过会,目前其上市进程仍在持续推进中,尚未发行上市。不过,丹娜生物面前摆着另一道棘手的难题。

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主营产品的核心原材料“鲎”,已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对鲎血细胞的生产监管日益趋严。尽管丹娜生物称其原材料储备已足够未来5年的生产,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还是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丹娜生物鲎试剂替代性产品尚未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2024年上半年,其鲎试剂产品的营收为4138.23万元,而鲎试剂替代性产品的营收仅为208.18万元,两者营收差距悬殊,不免令人担忧这家IVD(体外诊断)企业的未来业绩稳定性。

2月24日、3月5日,就核心原材料“鲎”升级为国家保护动物、业绩稳定性等主要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丹娜生物发函并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上述问题。

核心原材料储备或撑到2029年,近四成主营业务将面临中断风险

根据招股书,丹娜生物的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是其主要产品线之一,而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所需的核心原材料正是鲎血细胞。

目前,鲎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中国也于2021年2月,将鲎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或基于此,2020年后,丹娜生物已停止鲎血细胞的采购和采血,仅依赖库存维持生产。

丹娜生物称,其持有《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可以合法使用现存的鲎血细胞,满足未来6年的生产需求,不过上述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2028年6月5日。

如图表所示,据丹娜生物预计,2024—2029年丹娜生物的剩余血细胞量分别为192.75万毫升、166.71万毫升、135.46万毫升、97.96万毫升、52.96万毫升、-1.04万毫升。也就是说,到2029年时,丹娜生物的核心原材料鲎血细胞将消耗用尽。

而鲎血细胞库存一旦耗尽且无法获取新的原材料,那么,丹娜生物的核心业务将面临中断风险,甚至可能导致其业绩出现大幅波动。2021—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的营收分别为5798.74万元、6297.05万元、9015.64万元、4522.0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4.78%、21.34%、38.09%、38.41%。

增量鲎血及鲎血细胞获取无门,鲎试剂替代性产品收入规模占比仅为5%

鲎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丹娜生物披露了同行企业能否获取增量鲎血细胞的情况。

其中,北海市兴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已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但仅限于使用2021年3月前获取的鲎血。鲎生科(870308.NQ)2023年年报则披露,其与鲎血细胞供应商签有长期排他供货协议。然而,鲎生科并未披露目前的鲎血细胞是存量还是新增。

而由于鲎生科签订了排他供货协议,其供应商恐无法向丹娜生物出售鲎血细胞。丹娜生物原材料缺失的风险,在短期内或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丹娜生物表示,其目前无法获取增量鲎血及鲎血细胞。

丹娜生物的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中,鲎试剂是其主要的业绩引擎,2023—2024年上半年,其鲎试剂分别占酶动力学系列试剂产品收入的91.49%、91.51%,且分别占丹娜生物整体营收的27.95%、36.17%。或出于降低业绩风险的考虑,丹娜生物已研发出可替代鲎试剂的产品。北交所也重点问询了鲎试剂替代性产品的业绩问题。

根据丹娜生物的回复,2023年其鲎试剂产品收入为8248.34万元,而鲎试剂替代性产品仅为52.29万元;2024年上半年,上述两个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138.23万元、208.18万元,两者差距虽有所缩小,但鲎试剂替代性产品的收入规模,占鲎试剂产品收入的比重仍不足5%。对此,丹娜生物的解释是,替代性产品上市时间短且推广周期长。

目前来看,鲎试剂替代性产品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鲎试剂的有效替代,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鲎试剂替代性产品需重新通过入院流程,周期漫长;其次,鲎试剂替代性产品行业也普遍面临原材料断供风险,竞争对手可能加速抢占替代市场。

对于丹娜生物而言,IPO过会成功或许为其赢得了喘息之机,但若未来5年内无法突破原材料的桎梏,其业绩稳定性仍然充满未知。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