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图来自“外部授权”
近日,2021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Dot Design Award)正式揭晓,优艾智合移动机器人产品Trans1000凭借出色的设计在全球众多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红点产品设计奖。
据了解,红点奖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是全球设计的风向标。而此次获奖的Trans1000则是一款来自于优艾智合的工业级别重载型自主移动机器人,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兼顾1000kg负载和灵活移动尺寸的室内移动机器人。
优艾智合于2017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提供智能升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复合型移动机器人企业。该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机器人核心算法,并拥有大量业务场景无人化改造经验,能够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提供智能制造、智能巡检及维保等覆盖全行业、全方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8年起,优艾智合开始布局智能制造与智能巡检两大领域。目前,上述领域已经成为该公司的主战场。优艾智合为何选择这两大领域?他们的强项是什么?未来又计划如何发展?
带着一系列疑问,亿欧对优艾智合CEO张朝辉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以“智能制造”及“智能巡检”为主战场
“我们选择市场的同时,市场也选择了我们。” 张朝辉表示。优艾智合成立伊初,团队在偶然机会下以轮胎巡检为契机切入了千亿级的巡检运维市场,并持续在电力、仓库等巡检运维场景中不断深耕。
而这些看似机缘巧合的背后潜藏着沉重的事实。“之所以选择在巡检这个领域进行深耕,是因为我们发现,在过去30年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传统企业的运行检查及维护其实都处于一种非常原始传统的状态。”张朝辉表示。早期,张朝辉和他的团队曾参观过十几个运维现场,在深入了解这些场景的过程当中,他们看到,工人们经常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在从事劳动。例如,工人顶着巨大的扬尘给公交车电控箱除尘,维护人员在四十度高温和机组巨大的噪声中检测仪表和跑冒滴漏,以及工人冒着受伤的危险穿着防护服一点点检测危化车间等。这些高危环境中的复杂作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正是由移动操作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必要性。张朝辉认为,利用机器人产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柔性解决方案,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工人在工作中面对潜在的危险,同时也能够帮助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而选择智能制造领域,则是工业革命向前迈进中的必然。以优艾智合所聚焦的主要场景3C半导体行业为例, “3C半导体行业具有很好的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基础,”张朝辉表示,“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建设物质流的关键环节能够在该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相关企业打通智能制造里物质流信息流和决策流的整个数据流和物质流。企业可以实现从备料仓到产线再到成品仓无人化操作的完整闭环。一方面,企业能够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企业还能借助其实行柔性生产与数字化管理。”
注重场景落地,助力企业提高产能
在张朝辉看来,优艾智合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注重对于场景的深入研究:“只有深入场景,才能迸发创新和持续的生命力。
由于在市场空间巨大的智能制造及智能巡检领域的不断深耕,优艾智合自2018年起便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2017年的19倍,2020年的营收又较2019年实现3倍增长。
不仅如此,在受疫情影响行业增速普遍放缓的2020年下,优艾智合先后完成3轮累计超亿元融资,持续获得蓝驰、SIG、真格、英诺、常见等一线基金的青睐。
据张朝辉介绍,优艾智合的产品已经在多个场景下完成了落地,并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力,完成了产业升级。
在智能制造领域,优艾智合的机器人究竟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张朝辉举例说道,某以元器件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采用该公司机器人代替人力劳作后,在实现十名操作工人岗位节约的同时,还实现了30%的工作效率提升,使得该企业在一年内就收回了购买机器人所花费的成本。
面向电子半导体领域,尤其是3C半导体领域,优艾智合以晶圆生产和芯片封测两大场景为核心,通过技术先发优势抢占市场高地。目前,该公司已经与中车集团以及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并且在半导体封测领域与ASM以及产业下游的传感器企业顺络电子产生业务往来。
在巡检运维行方面,优艾智合也已在能源领域展开了布局。该公司以电厂场景为突破口,利用巡检、操作等立体解决方案形成业内“最全面的机器人系统”。尤其在发电厂领域,国内5大发电厂以及4小能源集团目前均已成其客户。
在其所面向的电力企业巡检场景中,优艾智合通过部署巡检机器人和操作机器人,大大减小了工人被电击伤的几率。张朝辉表示,在移动机器人进驻电厂之前,每年都会有工人因为操作失误被高压电击伤甚至死亡,在优艾智合的产品得到应用后,机器人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区域代替工人完成工作,充分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软件为王”确立产品优势地位
不是只要深入到一个蓝海市场就能持续获得快速发展。伴随着更多玩家的入局,想要保持领先,既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优势,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优艾智合的员工具有行业内较高的人才密度。该公司的创始团队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学科领域博士。而截至目前,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已达到50%。
张朝辉认为,优艾智合能够取得当下业绩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公司秉承“软件为王”的宗旨。在业内企业普遍出售机器人本体硬件产品的情况下,优艾智合提供的是从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优艾智合已完成了Trans、Corgi、KittX三款标准化移动机器人以及YOUI系列软件的开发和商用,能够在工业移动机器人基础上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从“底”到“顶”的解决方案。
其中,高度约20cm的Trans被称为“业内最低的移动机器人”,最大负载可达一吨;轻型室内移动机器人Corgi可通过600mm的通道,是目前业内最灵巧的机器人;KittX为中型地面移动机器人,采用了室内外混合地形设计,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
在三款标准化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优艾智合根据所聚焦的领域打造了针对性的软件系统,如面向制造领域的场内物流系统YOUITMS、面向巡检领域的业务系统YOUIINS,从应用端连接客户业务系统,真正打通物质流与数据流,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升级。
当下,移动机器人领域硬件竞争已进入平台期,而从顶层架构出发的软件应用正重新定义着智能升级的形态与路径。在张朝辉看来,未来机器人行业的竞争不仅是机器人算法与软件系统的竞争,也是机器人场景覆盖能力的竞争。
以移动操作为出发点,融合通用机器人系统及业务应用系统,优艾智合通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生产管理流程中物质流与数据流的互感互通,同时基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价值构建了与用户的粘性连接,助推行业进步。
在软件研发方面,优艾智合的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水准。该公司在软件领域的资金投入占据公司整体研发投入的近40%,是其他公司相应投入比例的2-3倍。
通过专业的团队在机器人领域的不断探索研究,再加上对于软件能力的重点投入,目前优艾智合已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并且无论从机器人的精确度、稳定性、还是安全性能看都具有较高的水准。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2020年,优艾智合的营收已经达到近亿元的规模。而据张朝辉透露,该公司2021年的营收目标将会是上年的2-3倍。
显然,优艾智合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然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时刻面临着挑战,优艾智合也不例外。张朝辉表示,该公司所在行业内的机器人供应商如今已经达到了500余家,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张朝辉认为,提高品控及降低产品成本已成为公司面对的主要挑战。
目前,一台普通的移动机器人的销售区间从十几万到二百万之间不等。其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机器人产业链还并未完全成熟,其上游及中游组建及配套设备都相对昂贵。
未来一段时间,优艾智合首先将“狠砸”投入在机器人的品控方面,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此外,在研发角度上,该公司也将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将产品的成本降下来,使移动机器人能够快速的普及到客户端,帮助其提升产能。
对于资金情况,张朝辉表示,优艾智合当前还处于一个重研发重投入的阶段,而并非只着眼于短期的盈利。因此,优艾智合还会在2021年第三或第四季度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并将所获得的资金还是主要投入在产品的研发方面以及场景的打磨。
据张朝辉透露,优艾智合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上市计划,预计会于未来两年内在科创板或者创业板完成上市。
但上市最多也只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针对优艾智合的未来,张朝辉更希望能够在其所深耕的行业中成为排名第一的企业。

题图来自“外部授权”
近日,2021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Dot Design Award)正式揭晓,优艾智合移动机器人产品Trans1000凭借出色的设计在全球众多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红点产品设计奖。
据了解,红点奖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是全球设计的风向标。而此次获奖的Trans1000则是一款来自于优艾智合的工业级别重载型自主移动机器人,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兼顾1000kg负载和灵活移动尺寸的室内移动机器人。
优艾智合于2017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提供智能升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复合型移动机器人企业。该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机器人核心算法,并拥有大量业务场景无人化改造经验,能够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提供智能制造、智能巡检及维保等覆盖全行业、全方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8年起,优艾智合开始布局智能制造与智能巡检两大领域。目前,上述领域已经成为该公司的主战场。优艾智合为何选择这两大领域?他们的强项是什么?未来又计划如何发展?
带着一系列疑问,亿欧对优艾智合CEO张朝辉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以“智能制造”及“智能巡检”为主战场
“我们选择市场的同时,市场也选择了我们。” 张朝辉表示。优艾智合成立伊初,团队在偶然机会下以轮胎巡检为契机切入了千亿级的巡检运维市场,并持续在电力、仓库等巡检运维场景中不断深耕。
而这些看似机缘巧合的背后潜藏着沉重的事实。“之所以选择在巡检这个领域进行深耕,是因为我们发现,在过去30年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传统企业的运行检查及维护其实都处于一种非常原始传统的状态。”张朝辉表示。早期,张朝辉和他的团队曾参观过十几个运维现场,在深入了解这些场景的过程当中,他们看到,工人们经常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在从事劳动。例如,工人顶着巨大的扬尘给公交车电控箱除尘,维护人员在四十度高温和机组巨大的噪声中检测仪表和跑冒滴漏,以及工人冒着受伤的危险穿着防护服一点点检测危化车间等。这些高危环境中的复杂作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正是由移动操作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必要性。张朝辉认为,利用机器人产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柔性解决方案,其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工人在工作中面对潜在的危险,同时也能够帮助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而选择智能制造领域,则是工业革命向前迈进中的必然。以优艾智合所聚焦的主要场景3C半导体行业为例, “3C半导体行业具有很好的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基础,”张朝辉表示,“移动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建设物质流的关键环节能够在该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相关企业打通智能制造里物质流信息流和决策流的整个数据流和物质流。企业可以实现从备料仓到产线再到成品仓无人化操作的完整闭环。一方面,企业能够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企业还能借助其实行柔性生产与数字化管理。”
注重场景落地,助力企业提高产能
在张朝辉看来,优艾智合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注重对于场景的深入研究:“只有深入场景,才能迸发创新和持续的生命力。
由于在市场空间巨大的智能制造及智能巡检领域的不断深耕,优艾智合自2018年起便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2017年的19倍,2020年的营收又较2019年实现3倍增长。
不仅如此,在受疫情影响行业增速普遍放缓的2020年下,优艾智合先后完成3轮累计超亿元融资,持续获得蓝驰、SIG、真格、英诺、常见等一线基金的青睐。
据张朝辉介绍,优艾智合的产品已经在多个场景下完成了落地,并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力,完成了产业升级。
在智能制造领域,优艾智合的机器人究竟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张朝辉举例说道,某以元器件为主要业务的企业采用该公司机器人代替人力劳作后,在实现十名操作工人岗位节约的同时,还实现了30%的工作效率提升,使得该企业在一年内就收回了购买机器人所花费的成本。
面向电子半导体领域,尤其是3C半导体领域,优艾智合以晶圆生产和芯片封测两大场景为核心,通过技术先发优势抢占市场高地。目前,该公司已经与中车集团以及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并且在半导体封测领域与ASM以及产业下游的传感器企业顺络电子产生业务往来。
在巡检运维行方面,优艾智合也已在能源领域展开了布局。该公司以电厂场景为突破口,利用巡检、操作等立体解决方案形成业内“最全面的机器人系统”。尤其在发电厂领域,国内5大发电厂以及4小能源集团目前均已成其客户。
在其所面向的电力企业巡检场景中,优艾智合通过部署巡检机器人和操作机器人,大大减小了工人被电击伤的几率。张朝辉表示,在移动机器人进驻电厂之前,每年都会有工人因为操作失误被高压电击伤甚至死亡,在优艾智合的产品得到应用后,机器人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区域代替工人完成工作,充分保证了工人的安全,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软件为王”确立产品优势地位
不是只要深入到一个蓝海市场就能持续获得快速发展。伴随着更多玩家的入局,想要保持领先,既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优势,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优艾智合的员工具有行业内较高的人才密度。该公司的创始团队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学科领域博士。而截至目前,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已达到50%。
张朝辉认为,优艾智合能够取得当下业绩的另一大重要原因在于公司秉承“软件为王”的宗旨。在业内企业普遍出售机器人本体硬件产品的情况下,优艾智合提供的是从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优艾智合已完成了Trans、Corgi、KittX三款标准化移动机器人以及YOUI系列软件的开发和商用,能够在工业移动机器人基础上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从“底”到“顶”的解决方案。
其中,高度约20cm的Trans被称为“业内最低的移动机器人”,最大负载可达一吨;轻型室内移动机器人Corgi可通过600mm的通道,是目前业内最灵巧的机器人;KittX为中型地面移动机器人,采用了室内外混合地形设计,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
在三款标准化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优艾智合根据所聚焦的领域打造了针对性的软件系统,如面向制造领域的场内物流系统YOUITMS、面向巡检领域的业务系统YOUIINS,从应用端连接客户业务系统,真正打通物质流与数据流,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升级。
当下,移动机器人领域硬件竞争已进入平台期,而从顶层架构出发的软件应用正重新定义着智能升级的形态与路径。在张朝辉看来,未来机器人行业的竞争不仅是机器人算法与软件系统的竞争,也是机器人场景覆盖能力的竞争。
以移动操作为出发点,融合通用机器人系统及业务应用系统,优艾智合通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生产管理流程中物质流与数据流的互感互通,同时基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价值构建了与用户的粘性连接,助推行业进步。
在软件研发方面,优艾智合的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水准。该公司在软件领域的资金投入占据公司整体研发投入的近40%,是其他公司相应投入比例的2-3倍。
通过专业的团队在机器人领域的不断探索研究,再加上对于软件能力的重点投入,目前优艾智合已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并且无论从机器人的精确度、稳定性、还是安全性能看都具有较高的水准。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2020年,优艾智合的营收已经达到近亿元的规模。而据张朝辉透露,该公司2021年的营收目标将会是上年的2-3倍。
显然,优艾智合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然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时刻面临着挑战,优艾智合也不例外。张朝辉表示,该公司所在行业内的机器人供应商如今已经达到了500余家,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张朝辉认为,提高品控及降低产品成本已成为公司面对的主要挑战。
目前,一台普通的移动机器人的销售区间从十几万到二百万之间不等。其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机器人产业链还并未完全成熟,其上游及中游组建及配套设备都相对昂贵。
未来一段时间,优艾智合首先将“狠砸”投入在机器人的品控方面,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此外,在研发角度上,该公司也将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应用将产品的成本降下来,使移动机器人能够快速的普及到客户端,帮助其提升产能。
对于资金情况,张朝辉表示,优艾智合当前还处于一个重研发重投入的阶段,而并非只着眼于短期的盈利。因此,优艾智合还会在2021年第三或第四季度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并将所获得的资金还是主要投入在产品的研发方面以及场景的打磨。
据张朝辉透露,优艾智合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上市计划,预计会于未来两年内在科创板或者创业板完成上市。
但上市最多也只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针对优艾智合的未来,张朝辉更希望能够在其所深耕的行业中成为排名第一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