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李宁

题图来自“原创图片”

4月6日上午,得物App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关于近期个别鞋款价格波动的情况说明。得物表示,针对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下架处理,并对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

得物称,平台倡导理性消费,将会加大对卖家异常标价的监测,对卖家标价波动过大的商品,会第一时间做相关处理。

在新疆棉事件之后,大量消费者抛弃阿迪、耐克,转而支持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与此同时,鞋贩子也盯上了国产品牌,国产球鞋身价暴涨、缺货的消息多次登上热搜。

4月4日,有媒体爆出,在“得物”App上,包括李宁在内的多款球鞋价格出现暴涨。发售价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银白款,只有42码在售,且标价高达48889元,涨幅超30倍。

“炒鞋”其实并不新鲜。一些品牌的限量版球鞋市场交易价格与发售价相比,涨幅可以达到100%以上,甚至出现过高达900%的涨幅,基本意味着“抢到即赚到”,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加入“炒鞋大军”。

但是,炒鞋本质上是投机者操纵市场、伺机抬高市场价格并从中获利的行为。2019年,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就已经发声揭露炒鞋市场乱象,呼吁“鞋穿不炒”。

此次国产品牌遭遇炒鞋风波,几天时间价格上涨数十倍,显然已经不是健康的市场运行现象。新华社点评称,如果因为“炒鞋”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自断国产品牌升级之路。


以下为得物关于个别鞋款价格波动的情况说明:

得物关于个别鞋款价格波动的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