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净利率不足7%,牙博士港股IPO前景如何?

除了营收增速放缓,牙博士的毛、净利率高低差之大也令人瞠目结舌。

解读 | 中访网

责编 | 吴君

近日,口腔服务龙头企业牙博士在港交所官网更新了招股书,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为联席保荐人。牙博士医疗虽以“中国精益口腔服务第一股”的名号冲击港交所主板,但是其低净利率、人才储备不足等顽疾未除,此番负重闯荡资本市场能否有所成果,还需实力和时间检验。

毛利率超50%,净利率却不足7%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医疗总营收分别为6.32亿元、8.71亿元、8.35亿元、5.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牙博士医疗营收来自于种植服务、正畸服务和综合口腔服务三块业务,其中种植服务是牙博士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8年至2020年,种植口腔服务分别收入2.54亿元、3.6亿元、3.56亿元,虽然营收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增速已呈明显放缓迹象。

除了营收增速放缓,牙博士的毛、净利率高低差之大也令人瞠目结舌。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的毛利率分别为52.7%、53.8%、55.5%及54.7%;而其同期净利率仅为-1.4%、1.8%、3.3%以及6.4%。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率却不足7%,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成本高企之外,还有牙博士医疗“偏安一隅”的经营现状。

营收重度依赖华东地区

招股书显示,牙博士在全国7个城市中拥有31家口腔服务机构,主要分布苏州、南京、上海及温州等华东地区,其中苏州分布的数量为19家;其他地区收入由2018年9678万元增至2020年1.88亿元;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15.3%增至22.5%;在江苏省,牙博士医疗收入由2018年的5.4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47亿元,虽然,江苏省收入占比由2018年84.7%跌至2020年的77.25%,稍微有所下降。但是,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仍有高达75.3%的收入来自江苏省。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一旦江苏省内有零星新冠病例出现,都会对牙博士整体经营状况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华东地区占据全国口腔服务市场39%的份额,拥有中国现有规模最大的口腔服务市场,该区域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巨头云集,竞争激烈。以“牙茅”通策医疗为例,其业务营收的90%集中于浙江省内,目前也计划向省外扩张。此外,包括瑞尔齿科、恒伦医疗等在内的口腔赛道公司也陆续递交招股书,拟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扩张。

“人才”重金难求

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牙博士聘用的医师中仅有34.6%仍在公司任职,这就意味着有65.4%的医生离职,现有的373名牙医中,拥有10年医生从业经验的医生只占比15.3%,拥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仅有15人。在牙科诊所这一高度依赖医疗技术人才的领域,如此低比例的人才储备,也给牙博士的高质量大规模发展打上了问号。对此,牙博士在招股书中坦诚,公司的经营表现将取决于其挽留及吸引足够数量的熟练和合格牙医及口腔专家的能力。如果公司未能挽留现有的牙医及口腔专家或未能吸引合适的专业人员加入,其业务、经营及财务业绩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各类费用高企,多次违反广告法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营销开支分别为2.26亿元、3亿元、2.43亿元、1.38亿元,占当期营收比重分别为35.8%、34.4%、29.1%、27.2%。行政开支同样居高不下,分别占到同期总收入的16.2%、15.1%、18.8%及11.2%。

牙博士以“烧钱式”营销方法,通过在大型活动和慈善晚会活动以及各种类型活动进行冠名营销,同时,投放楼宇电梯、地铁、公交等广告,以此引流获客。铺天盖地的营销增加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麻烦。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显示,牙博士多次因广告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不仅如此,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5月29日明星林志玲因肖像权纠纷与牙博士闹上法庭,最终双方以调解的形式结案。

中国口腔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由2015年约92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62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2.0%,并且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52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1.8%。牙博士递表上市的大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是在为全国扩张做准备;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口腔医疗赛道,“坐镇”华东的牙博士医疗能否突出重围,中访网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