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主编推荐

光大证券踩雷MPS后续:追偿42亿,前董事长或因此案被调查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交易最后一地鸡毛,当下,涉事方的追责追偿还在进行中,光大证券又胜算几何?

作者 | 武丽娟

来源 | 独角金融

长达5年之久的“MPS跨国并购案”还在持续发酵。光大证券前董事长薛峰被传带走接受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再次将这起海外并购事件推回大众视线。

2016年,恰逢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热潮。

同年,暴风集团与光大证券(601788.SH)旗下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牵头,集结各方资本,以52亿元完成对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 Silva Holdings S.A.(简称“MPS”)65%股权的收购。然而收购完成两年半之后,2018年10月MPS宣布破产。

这是一场曾经轰动资本市场的跨境并购案,被市场简称为“MPS事件”。

随着暴风集团的“消亡”,作为发起方之一的光大证券因而承受了近50亿元的风险敞口,截至目前,为该案合计计提的预计负债已达45.52亿元。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交易最后一地鸡毛,当下,涉事方的追责追偿还在进行中,光大证券又胜算几何?

1

前董事长被调查

或因“MPS收购”旧案

据《第一财经》11月29日消息,薛峰已于数月前被有关方面带走调查,核心事由可能涉及此起明星跨国并购案。

二级市场上,光大证券A股收盘下跌1.82%,报14.58元/股。

早在2019年3月18日,上海证监局就因MPS事件,公布了一份《关于对薛峰采取监管谈话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认为其负有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2019年4月,在MPS事件风险爆出后2个月,薛峰辞去光大证券董事长,此后有关其人的消息也鲜有见诸报端。

事情源自于更早些的2016年。

曾经的江湖,暴风集团素有“小乐视”之称,也是资本的宠儿,市值一度飙升到近400亿元。2015年前后,乐视的体育版块做得风生水起,暴风集团同样瞄准了体育版块。

2016年,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的光大浸辉(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设立了浸鑫基金,当年5月,该基金完成对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65%股权的收购。MPS曾是国际上红极一时的体育版权公司,业务曾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多个全球赛事产权。

完成收购后,按原计划将会在18个月内卖给暴风集团,以实现基金退出和资金收益。

在MPS的收购交易里,光大资本、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两个发起方出资都不多,但作为明星公司,自然价格不菲,这笔交易依靠劣后-夹层-优先的结构撬动了50亿资金。

后来该体育版权代理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从而使得基金面临较大风险。

随着MPS项目暴雷,一场风波的帷幕也正式被掀起。

2018年10月,MPS被伦敦高院裁定解散,投资人被套牢。曾经的投资人包括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等方面,向光大资本追偿损失。虽然出资方各个都是“大人物”,但这52亿元的亏谁也吃不消。

“这个世界是荒诞的,本质上是偶然的,成功也是,要随时做好什么都没有的准备。”

这是2016年冯鑫在接受采访时的语录。

一语成谶。

2019年7月,冯鑫因涉嫌犯罪被捕,而暴风集团风雨飘摇后于2020年退市,光大证券成了最后的“背锅侠“。

2

光大证券涉及纠纷金额45亿元

人事动荡不已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这笔失败的收购大大挫伤了光大证券的元气,其业绩连续三年被拖累,还有多位高层“被下课”。

天眼查信息显示,浸鑫基金股权名单中共计14位出资方,包括招商财富、上海华瑞银行、上海爱建信托、钜派投资等,这些金融机构是多层复杂的融资结构和自然人投资者。

浸鑫基金合计募集52亿元。光大证券2018年报中披露,浸鑫基金的资金来源分别是: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出资人民币32亿元,包括:招商财富背后投资方招商银行出资最高,达28亿元,上海爱建信托出资4亿;其次是深圳恒祥等中间级有限合伙人出资人民币10亿元;最后是暴风系公司、光大浸辉的控股股东光大资本等作为劣后级出资10亿,其中光大资本出资6000万元。

关键的是,在浸鑫基金优先级有限合伙人出示的光大资本盖章的《差额补足函》中,其中约定“在优先级合伙人不能实现退出时,由光大资本承担相应的差额补足义务”。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光大证券及其旗下公司陆续收到MPS项目案件诉讼与仲裁通知书,累计涉及纠纷金额高达45亿元。

具体来看,2018年11月14日,中间级有限合伙人深圳恒祥就合伙协议和补充协议纠纷申请仲裁,要求光大浸辉赔偿本金及预期收益的差额部分,涉及金额约为人民币1.68亿元。

来自优先级合伙人招商银行方面的索赔额最高。2019年5月31日,招商银行对光大资本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相关差额补足义务,诉讼金额约为34.89亿元人民币。

受上述并购失败影响,从2018年开始,光大证券连续三年对MPS项目计提巨额减值准备。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光大证券因MPS项目计提预计负债,三年分别计提金额为14亿元、16.11亿元、15.5亿元,合计为MPS项目承担损失45.52亿元。

除此,该案还引发了光大证券的人事地震,多位相关负责人或主动离开、或被动“下课”,历经几轮人事动荡。

2018年上半年,光大资本原总裁代卫国被免职;

2019年10月8日,光大证券原总裁周健男离职;

2019年10月18日,原合规总监陈岚离职;

2019年4月28日,光大证券原董事长、董事薛峰引咎辞职......

人事变动频繁的光大证券,近日又现一例高层人员被查事件。11月17日,光大证券债务融资总部总经理、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杜雄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3

追偿42亿

光大证券能否重振雄风?

眼下,光大证券的子公司、孙公司都面临巨额诉讼。

去年8月8日,光大证券发布下属公司诉讼及仲裁进展公告,其子公司光大资本被判决向两家银行(招行、瑞华)支付超过35亿元。同年4月,光大浸辉还收到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裁决书,裁决光大浸辉等支付申请人恒祥投资的投资本金1.5亿元及相应预期收益、律师费、仲裁费等相关费用。

尽管已然“背锅”,光大证券并没有放弃弥补MPS事件的损失,也在通过法律途径追讨MPS原卖方股东的有关责任。

光大证券曾试图向暴风集团追偿。2019年3月13日,光大浸辉作为浸鑫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与浸鑫基金共同作为原告,向法院起诉暴风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冯鑫。称暴风集团及冯鑫未履行相关协议项下的股权回购义务而构成违约,要求被告赔偿因不履行回购义务而导的损失,合计7.5亿元。

不过,一审法院并未支持。目前,光大浸辉已提起上诉。

同时,海外诉讼也已开展。2021年6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浸鑫基金的境外项目交易主体JINXININC(开曼浸鑫),已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地,将MPS公司原卖方股东卡多·席尔瓦(RiccardoSilva)、安德烈·拉德里扎尼(AndreaRadrizzani)等个人和机构告上法庭。提出欺诈性虚假陈述以及税务承诺违约的诉讼主张,涉案金额约为6.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逾42亿元。

来源:巨潮资讯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时隔三年后的反击索赔,这是跨时间、跨空间、跨国度的一次“亡羊补牢”,犹已为晚,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不过,光大证券作为国有企业,有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的责任,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出现这样的投资损失,管理层一定有所作为,采取一切措施挽回和减少投资损失,对于无法挽回和减少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无论结果如何,追责追偿是一种正确行为。

光大证券作为国内资本市场资历最为深厚的老牌券商之一,近两年业绩呈增长态势。2020年实现营收158.66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23.34亿元,同比增长311%。

不过,2021年前三季度,光大证券陷入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3.05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6%至32.5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4%。

单季度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光大证券营收同比下降1.13%至43.0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09%至9.95亿元,单季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具体业务上,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手续费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4.05%、近40%。

对此,一家券商机构人士表示,首先,老券商股是板块行情,基本是齐涨齐跌。其次,光大证券的行业地位是二流券商,不会因为一年两年的业绩增长而改变其地位。

不过,也有好消息,2021年5月28日,证监会公布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包括光大证券等29家证券公司在列。根据监管要求,“白名单”是券商开展创新试点业务的入场券,同时,入选券商可以享受部分业务手续简化的权利、简化部分监管意见书出具流程等诸多差异化监管。因此,光大证券未来在衍生品交易、基金投顾等创新业务、上市融资方面将更加快速便利。

山西证券研报认为,截止2020 年末,光大证券对浸鑫基金所投的MPS 项目相关的预计负债为45.52 亿元,计提相对充分,MPS项目风险逐步出清。

这起海外并购事件让光大证券的投资打水漂,还蒙受数十亿元的损失。眼下,这场连环官司还没有完结,光大证券42亿元的追偿能否如愿?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