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观察
举报事件,特别是身边人的举报,基本能把被举报对象搞成社会性死亡。近期,从河南太康前儿媳举报婆婆吃空饷,到知名歌手王力宏被前妻五千言锤爆,都再次证明“堡垒是最容易内部攻破的。”
从业内来看,无论是年初的中国人寿前员工张乃丹举报事件,还是年中的平安人寿代理人许英琼举报事件,抑或是此次受举报事件波及的中原农险,都或多或少给本身形象不佳的保险业又是一波冲击,这直接了消费者的保险消费欲望,也直接影响了相关险企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的信心。
梳理来看,这三起事件都是社会影响非常大,网友关注度非常高,被举报对象一边倒地被责骂的涉及保险企业。
作为一个长期媒体工作者,保观察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1)在公司面前,员工或代理人是弱势群体。两者一旦发生利益纠纷或冲突,公司是强势的,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能搞定当事人。但是现在是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都能通过自己的抖音、快手、微博等渠道发声。当两者冲突放到社会舆论上进行扩大,强势的公司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被讨伐的一方。所以,强势或弱势地位是可以转换的,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2)年初监管部门出台声誉管理办法,但显然从险企应对角度来看,做的不尽如人意,还有比较大改进空间。声誉管理不只是品牌部门或公关部门的事情,是险企一把手的事情,也是全员要有声誉管理意识。舆情事件的发生通常都是阶段性的,而一步一步地闹大,说明双方的矛盾并未沟通有效,以致弱势一方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搞臭相关险企。
(3)不要动不动就和客户、员工对簿公堂。保险业形象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喜欢和自己的客户打官司,以至于诉讼成了双方解决矛盾的最终手段。这类事件一出来,也是对险企观感不好,大概率也被会判为吃相难看:别人买了你的产品,结果最终成了诉讼对象。
2021年即将过去,2022年的步伐渐渐走近,希望这一年保险业都能很好应对所涉舆情事件,不断修复和改善形象,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