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大摩财经
美东时间2月7日,美国商务部将33家中国实体纳入“未经核实名单(UVL)”,对相关企业从美国进口商品实施新的限制。要求美国企业向这些中国实体出口、再出口或转移受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管辖的物项时,必须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中国实体也需提交声明,同意接受美国商务部的核查。
在这份UVL名单中,中国生物药CXO巨头药明生物(2296.HK)的两家子公司药明生物(无锡)和药明生物(上海)在列。
这则消息导致药明生物在2月8日大跌,最高跌幅达到31%,开盘一个多小时就惨遭停盘。
同属”药明系”的另一家公司药明康德也同样大跌。A股药明康德(603259.SH)跌停,港股药明康德(2359.HK)盘中跌超26%。
2月8日中午,药明康德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及子公司均未被美国商务部列入UVL名单,目前的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同时,药明康德还表示留意到药明生物的两家子公司被列入清单,但自身不持有药明生物任何股份。
但这并未打开药明康德的跌停局面。截至收盘,A股药明康德以跌停报收,最新市值2780亿元;港股药明康德收跌11.36%,最新市值2976亿港元。
二级市场明确反映出了投资者的疑问:被纳入未经核实名单对药明生物而言,究竟影响几何?
UVL名单的威力
2月8日晚,药明生物披露说明公告,表示UVL名单与实体名单(Entity List)不同,列入UVL名单并不意味着不能从美国进口商品。
药明生物表示,过去十年中一直在美国进口管制商品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本次事件涉及的上海及无锡工厂已经建设完成,后续没有相关进口设备的需求,因此本次被列入名单对公司的影响有限。同时,药明生物表示正采取积极措施,要求子公司从UVL名单移除。
药明生物在上午的电话会上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药明生物表示,过去使用的受限商品都需要现场检查,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美国监管方无法进行现场验证,才导致被列入UVL名单。同时,药明生物还给出了进口受限后的解决方案,表示“有欧洲和日本的供应商可以替换”。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生物负责人表示,“从UVL名单中去除很简单,只需要对方来现场进行检查”。但根据药明生物相关人士在采访中透露,两年前已经就相关检查情况与美国商务部进行了讨论。药明生物表示,美国律师已经在沟通商量解决的办法,但解决的时间还无法确定。
至于投资者关心的现有业务和客户是否会受到影响?药明康德执行董事兼CEO陈智胜在电话会上表示“公司业务不受影响,也不影响服务客户。”第三方机构调研显示,其他海外CDMO表示没有受益于地缘政治的波动。
目前,药明生物总设计产能已经达到43万升,在CDMO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其中,无锡和上海工厂分别用于商业和临床用途,设计产能分别为9.6万升和1万升。
2月8日,安信证券对此发布研报,认为本次UVL名单事件对药明生物等国内CXO公司影响有限,CXO行业景气度持续。安信证券表示,短期内药明生物无需进口管制商品,长期来看药明生物进口的管制商品用途合规,且相关生物反应器和部分过滤器等商品在欧洲、国内亦存在可替代供应商。
“药明系”资本版图
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的创始人都是现年55岁的美籍华人李革。李革从小就是学霸,北大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拿到有机化学的博士学位。
1993年,李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与哥大的研究人员一起组建了制药公司Pharmacopeia Drug Discovery Inc. (PDD)。在PDD的7年经历让李革的角色由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同时PDD的外包业务也为其后续创业”药明系”埋下思路。
2000年,李革回国创业,创立药明康德。李革在国外积累的人脉,为药明康德早期拉来了大量的海外客户,也让其在2007年能顺利在纽交所上市,是最早一批在美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之后几年,虽然业务不断扩张,但药明康德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一直不高。2015年,药明康德完成私有化退市。
在国内资本市场,李革将药明康德进行了“一拆三”的本土化布局:
2015年,CDMO业务为主的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一度成为新三板最贵的医药股之一;
2017年,生物制剂业务为主的药明生物赴港上市;
2018年,化学制剂业务为主的药明康德,50天闪电过会登陆A股,随后又快速登陆港股,完成“A+H”布局。
截至2021年三季末,李革间接持有A股药明康德17.72%股权。截至2021年上半年,李革持有药明生物17.23%股权。也就是说,虽然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没有股权上的直接联系,依然是“姊妹”关系。
目前,李革担任药A股明康德董事长兼总裁,李革妻子赵宁担任董事兼副总裁;同时,李革在港股药明康德担任董事长兼CEO,赵宁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而在药明生物,李革和赵宁分别担任董事长和非执行董事。
药明康德的一番分拆动作被视为是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药明康德两大上市平台和药明生物巅峰时期市值曾逼近万亿规模,随着的股价暴涨,李革家族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在2021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李革夫妇以700亿财富排在第75位。
除了实现A+H上市的药明康德,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药明系”一度还有第三家上市平台药明巨诺。
药明巨诺成立于2016年2月,最初由全球肿瘤细胞免疫疗法领军企业Juno Therapeutics与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合作成立。顶着”药明系”光环,药明巨诺成立不久就吸引了红杉和淡马锡投资。2020年11月,药明巨诺成功登陆港股。相比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药明巨诺目前体量还很小,最新市值只有36亿港元。而且在2021年7月出售2300万股后,药明康德已经不是药明巨诺的大股东,持股仅有3.8%。
巨头的隐忧
药明康德上市后,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之余,其高估值也一直备受争议。
截至今日收盘,药明康德股价已经跌至2020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滚动市盈率仍高达67倍。虽然药明康德有着“医药界的华为”的称号,但其去年二三季度已经出现连续的盈利下滑。
药明康德在1月18日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营收228亿元以上,增长在38%左右;预计归母净利将达到50元左右,同比增幅接近70%;扣非后归母净利同比增幅变化不大。
2021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营收165.21亿,同比增39.84%;归母净利35.62亿,同比增50.41%。以此计算,去年四季度药明康德营收在63亿元左右,归母净利在14亿左右。这意味着,药明康德在连续两个季度利润下滑后,单季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药明生物的业绩在去年下半年也有所下滑。根据药明生物披露数据,2021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长98%以上。2021年药明生物经调整归母净利达到17.22亿,以此计算,2021年归母净利将超过34亿。
2021年上半年,药明生物经调整归母净利达到17.69亿,同比增幅达到163%。这意味着,药明生物在去年下半年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上半年。
相比药明康德的估值隐忧,市场对于药明生物还多了一层关于政策的忧虑。
被列入UVL名单已经不是药明生物第一次遭受到美国监管层面的“打压”。2021年12月,市场传闻包括药明生物在内的中国部分生物医药公司可能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导致药明生物股价瞬间大跌20%,创了当时的历史最大跌幅。
虽然后续实体名单并未涉及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但市场对此担忧不减,这也是如今药明生物被列入UVL名单引发”药明系”股价大崩盘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