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丁一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耗时三年时间从暴风集团海外并购的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 Silva Holdings S.A.(下称“MPS”)风险事件中逐渐走出的光大证券(601788.SH,6178.HK),如今再度遭遇人事“地震”。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4月19日上午,光大集团宣布了多项人事变动,光大证券两大核心高层—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峻,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刘济平同时被免职。
事发之前,光大证券总裁兼执行董事刘秋明、公司纪委书记范洪波、公司副总裁王忠、梅键均被批评、谈话。
4月20日,光大证券公告称,董事会收到闫峻和刘济平的辞职报告。目前暂由刘秋明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公司监事吴春盛代为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
截图来源:光大证券公告
这是光大证券自2013年“乌龙指”事件、2018年MPS风险事件之后,面临的第三次人事巨震。尽管MPS事发已三年,但余威一直不断。接二连三的冲击之后,光大证券是逆势重生,重归券商头部,还是就此折戟,渐入式微?
1
光大证券人事巨震,今年市值蒸发逾20%
闫峻是2019年4月被光大证券董事会选举担任董事长,接替因MPS风险事件引咎辞职的薛峰。原本任期到2023年12月14日结束,此次被免职,距离正式履职不过三年。
受人事巨震影响,光大证券4月20日收盘下跌4.13%,报11.85元/股,市值546.4亿元。今年以来,光大证券市值已蒸发逾20%。
光大证券旗下子公司的前任某高管对“时代财经”感叹,谁也想不到,接连两任老大都会出事。
从光大证券“乌龙指”再到MPS事件,该公司一直处在舆论漩涡的焦点,高层更迭接连不断,业绩也是起起伏伏,难回巅峰。
据中证协披露的证券公司业绩排名显示,光大证券曾是净利润位列前十的头部券商,2006年以8.97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9名。
近年来,光大证券因MPS事件连续多年计提巨额预计负债,对公司净利润造成拖累。2021年年报显示,光大证券于2021年12月31日累计确认预计负债人民币52.84亿元;而截至2020年末,光大证券因MPS项目合计承担的债务达到45.52亿元。
尽管光大证券2021年业绩有所好转,实现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增长49.28%,但依旧不及2015年的一半。营收方面,2021年实现营收167.07亿元,同比增长5.30%,但距离30家上市券商资管的平均增速25.5%仍有不小差距。具体来看,光大证券2021年投资交易集群业务遭遇4亿巨亏,营收同比下降122%,资产管理业务营收也同比减少13%。
如今看来,光大证券管理层的动荡,不仅是一起并购案带来的,背后也有内控及其他板块业务的问题。
2
MPS余震不断,元气大伤
不可否认的是,MPS案依旧吞噬着光大证券。
图源:罐头图库
作为老牌券商,2016年,暴风集团与光大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资本”)牵头,用2.6亿元撬动52亿元资金,收购了红极一时的国际体育版权代理巨头MPS的65%股权。
作为资本的宠儿,暴风集团在2007年冯鑫收购暴风影音后正式迎来崛起,2015年更是创下了“40天36个涨停板”的神话。
2016年,正值体育版权被追捧,乐视体育融资速度和规模一时风头无两,素有“小乐视”之称的暴风集团为了复刻成功,也推出了暴风体育产品,并将目光转向了海外。
而闪着金光的MPS吸引了冯鑫的视线。彼时,MPS的业务曾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多个全球赛事产权。
为了以最快速度且最大把握地拿下MPS,暴风集团联合光大证券旗下的光大浸辉(光大资本全资子公司)设立了浸鑫基金完成对MPS股权的收购。
据媒体报道,在这场收购中,MPS的估值高达14亿美元。然而被寄予厚望的MPS被收购后或许是时运不济,亦或是流年不利,被收购后开始失速。
2017年10月开始,MPS先后失去了意甲、英超、苏超、美洲杯、解放者杯、南美杯版权,并陷入与多家俱乐部及世界级赛事的合同纠纷与官司中。
一年后,MPS遭英国高等法院破产清算,14年的发展戛然而止,其崩盘的威力迅速传导至光大浸鑫和暴风集团。
曾经的投资人包括招商银行(600036.SH)、华瑞银行等向光大资本追偿损失。《差额补足函》令对簿公堂的光大资本毫无还手之力。2020年8月,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光大资本被判决向招商银行、华瑞银行合计支付35.16亿元,光大与两名优先级合伙人不欢而散。
时过境迁,MPS事件余波依旧未了。
光大证券2021年年报显示,嘉兴招源涌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恒祥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均以私募股权投资合同纠纷为由向光大浸辉、暴风(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群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提起仲裁。
此外,贵州贵安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要求光大资本赔偿投资本金9500 万元及相应利息损失;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其他合同纠纷为由,要求光大资本、光大浸辉赔偿投资本金1.7亿元及相应利息损失共计2.47亿。
2022年3月,上交所出具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因在收购MPS中对于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多项瑕疵,光大证券及时任董事长薛峰被通报批评。
3
“踩雷”华夏幸福、中融新大等企业
屋漏偏逢连夜雨。
时间悄然走过六年,MPS不复存在,暴风集团成为历史,光大证券的难题却依然不断。
去年华夏幸福(600340.SH)暴雷,光大证券身陷泥潭。公司年报显示,2021 年11月24日,光大证券因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对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公司提起诉讼,涉案金额约为3.41亿元。目前,该案已由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光大证券还因个别公司债券受托管理阶段,未对发行人偿债能力有效性进行全面调查,对发行人的风险判断和债券投资人权益保护方面不够审慎等,收到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的警示函。
光大证券为中融新大旗下7只债券的受托管理人,在发行人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分析上,光大证券出具的中融新大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18年度)显示,中融新大2018年度偿债指标较2017年度有所优化,且发行人在2018年度债券集中兑付压力较大情况下,发行人均已按时完成当年各期债券兑付,其偿债意愿较强。
同时,在偿债能力分析中,光大证券在上述报告中也给出了相应提示,称近两年发行人负面报道较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对发行人偿债能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不过,上述企业发行的债券还是违约了。受行业政策及融资环境变化、突发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主业焦化产能产量持续下降,经营性现金流不断减少,致使中融新大流动性高度紧张,出现债务逾期。截至目前,中融新大旗下已有4只债券发生违约,其违约规模达31亿元。
4月17日,作为科创板新股纳芯微的保荐券商,光大证券又遭遇了一次A股历史上的数额最高的弃购潮。
纳芯微发行价230元/股,成为今年以来发行价最高的新股,根据发行结果,纳芯微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高达338万股,弃购股数占网上发行数量的38.76%,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3.38%,弃购金额达7.78亿元。
作为保荐券商,光大证券要全额包销弃购股数,兜底全部弃购金额。值得一提的是,光大证券还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参与配售跟投了1.16亿元。
光大证券此次IPO中所得保荐承销费合计2.03亿元,若纳芯微上市后破发,光大证券的可能面临浮亏压力。
除此之外,去年P2P平台立马理财因相关产品流向三胞集团导致产品延付,不仅是网易遭遇上门讨债,光大证券也被波及。
立马理财的公司主体为“光大易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大易创),从持股比例看,三大股东分别是光大证券、海航旅游集团、优佳电子商务,各持股40%、30%、30%。立马理财的资金托管银行为光大银行。
立马理财销售的嘉康盈等系列产品投向了三胞集团、同济堂等爆雷企业,导致出现了兑付违约,引起投资人投诉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