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5月9日,创业板爱尔眼科午后跳水跌近10%,总市值回到1800亿下方。
爱尔眼科2009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价仅为0.82元/股,到了2021年7月份,爱尔眼科股价登顶,达到72.27元/股的历史新高,12年的时间里,爱尔眼科的股价上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8713.41%,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奇迹。然而,自从去年7月份攀顶以后,爱尔眼科的股价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上涨,相反地进入了持续的“滑铁卢”中。
爱尔眼科的股价最低跌至25.02元,与高峰时期相比股价腰斩,“眼茅”正在跌落神坛。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医疗行业整体步入下行周期,爱尔眼科也逐步受到不少机构减仓。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3月31日,共有158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持有爱尔眼科,较上季度减少22只;持股市值162.07亿元,比上季度末减少57.03亿元,环比减少26.03%。
从公司披露的股东情况来看,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出现大幅减持,仅第一季度就减持1.43亿股。
不过,中欧基金对这只爱股再度加大了仓位。一季度,葛兰旗下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加仓了827.28万股,这也是其连续第四个季度大举加仓,截至一季度末的总持股数来到了1.49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76%,位居第五大股东。
业绩方面,公司曾经引以为傲的高增长难以持续。
2021年3月公司曾创出净利润同比大增509%的高点,但自此之后,2021年半年度及第三季度,公司净利仅个位数增长,出现大幅下降。202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增26%,继续低于机构对高增长赛道品种30%的增速预期。
未来会怎样?
作为国内眼科领域的龙头,爱尔眼科具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该公司通过并购基金及分级连锁模式不断扩张、新建分院,完善连锁网络体系,多个省区形成了“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
不过,并购基金费用相对较高,随着爱尔眼科营收能力的提升,该公司已经能够承担并购中出现的亏损和资金方面的问题,因此该公司预计将逐步倾向于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并购模式。而在流量日渐昂贵的当下,不断成熟的网络布局为爱尔眼科带来了大量的客户流量,节省了大量的获客成本。
随着高毛利的屈光与视光业务快速增长带来业务结构优化,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体内存量医院稳健增长与并购医院逐步贡献利润,因此从长期来看,爱尔眼科的业绩将有望延续增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