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

芯天下净利暴增难以持续,实控人龙冬庆销售出身

芯天下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讯、物联网、工业与医疗等领域,近年来下游终端产品应用丰富,市场需求充足。但随着“缺芯潮”的逐渐回暖,业绩高增长能否持续?囿于经销比例过高、专利技术的缺陷,芯天下的科技之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来源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 彭晨雨

编辑 | 徐墨

随着下游市场行业景气度的提升,芯天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天下”)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了83倍。

芯天下是一家专业从事代码型闪存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公司。2022年8月5日,芯天下已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说明书。

芯天下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讯、物联网、工业与医疗等领域,近年来下游终端产品应用丰富,市场需求充足。但随着“缺芯潮”的逐渐回暖,业绩高增长能否持续?囿于经销比例过高、专利技术的缺陷,芯天下的科技之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缺芯潮”逐渐回暖,净利暴增83倍难以复制

芯天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净利润暴增83倍,其盈利后劲是否充足引人关注。

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的营收分别为2.49亿元、3.35亿元、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4.1万元、253.03万元、21,262.2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406.32万元、-158.93万元、20,931.55万元,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扭亏为盈。如图表1所示。

db245c867dd0aefe4828324a261bbac3.jpg

其业绩暴增的背后逻辑主要是受益于芯片行业的供应紧张。芯天下在招股书中提及,自2020 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芯片市场产能供应紧张,出现严重的“缺芯潮”。

但这样的高需求市场和高盈利能否持续保持呢?

虽然2021年芯天下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随着供给产能的补足,“缺芯潮”逐渐回暖,未来芯片价格将回落,可能会对芯天下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就像招股书中表示,“未来随着上游产能的逐步释放,若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或需求降低,将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公司产品的收入及毛利率有所下降,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而这样的影响已经逐渐浮现。其中,NOR、SLC NAND中低密度芯片在2022年1-6月呈总体下滑趋势。如图表2所示。最近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放缓,导致今年下半年的需求前景不确定,下游设备终端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销售压力。

a4bc976daf150d6144d69bf980a4c458.jpg

乘着去年的“缺芯潮”,国内其他规模较大的存储芯片企业去年业绩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增速不及芯天下。83倍净利润增长背后,也是因为相较于行业内其他企业而言,芯天下上一年的业绩基数较低,整体规模较小。除了整体规模较小,芯天下还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芯天下在招股书中提及,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整体规模相对较小,2021年市场占有率仅为2.28%,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四家中的三家。如图表3所示。

30f0d09c5f65756a1824db6bcd4f048a.jpg

从产品工艺技术水平来看,与头部相比步伐稍慢。例如芯天下55nm NOR Flash产品报告期内已实现小批量销售,而兆易创新去年同样产品已实现全线量产。

从研发成果情况来看,芯天下93项专利中有12项来自于受让取得,同时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中有近80%申请时间为2020年。

综上所述,随着“缺芯潮”的回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占率低、规模小、专利技术层面没有优势的芯天下恐怕难以复制净利暴增83倍的盛景。

未能形成有效技术壁垒,专利含金量存疑

除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外,芯天下也始终未能向科技公司完成“华丽转身”。

芯天下公司于2014年成立,在创立初期是一家半导体芯片销售公司,不参与芯片的设计、制造。直到2017年,芯天下以4000万现金和约9%的股份收购了辉芒微NOR产品线(包括5项基础专利)。芯天下便开始了向科技公司的转型升级。

在创立芯天下以前,公司的实控人龙冬庆先生一直担任诗讯半导体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华南区销售总监。公司董事会成员除了胡国庆以外,九成人员从未设计过芯片的开发研究。

在招股书中对这一点也能窥见一二,芯天下在主营业务中存在“非自研晶圆产品”,占总营收比重为40%,如图表4所示。芯天下专注于代码型闪存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余晶圆制造、晶圆测试、 芯片封装、芯片测试等生产环节均通过委托加工的形式实现,这表示芯天下在生产中只研发和设计芯片,而实际的生产由代工厂完成。然而芯片是晶圆切割完成的半成品,一家负责设计、研发芯片的科技公司怎能出现占比如此之高的非自研晶圆产品?

12f6c77975ddde8a0aa43475db7e59bb.jpg

同样的,在问询回复中也可以得知,报告期内,芯天下主要通过 Kioxia Asia, Limited 直接采购及通过全球前十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时捷集团(1184.HK)子公司时腾科技有限公司、文晔科技 (3036.TW)及其子公司文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大联大(3702.TW)子公司世平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间接采购铠侠、三星、美光等全球知名 IDM 厂商 SLC NAND 存储晶圆。上述公司在报告期内,占SLC NAND存储晶圆采购的100%,占总采购的48.4%、53.3%、52.7%。如图表5所示。

3f82c6e5dbbe7971f9b4174a71fb129f.jpg

这意味着芯天下的SLC NAND存储晶圆产品毫无研发技术可言,仅仅是简单的切割就进行销售。

相对应地,芯天下转型技术公司的道路其实也举步维艰。

首先,芯天下软件开发层面上虽拥有22项著作权,但实际上成功通过公示发表只有销售管理系统和芯天下CRM系统。但这两个系统本质都为销售系统,与主营业务的研发没有直接联系。

其次,芯天下的SLC NAND的核心技术只有占比更低的自研控制器为自主研发,存储晶圆均为直接或间接采购。这意味着在SLC NAND上,芯天下未能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市场份额随时可能会被挤压。

截至发稿前,芯天下的IPO材料被正式受理,拟冲刺深交所创业板。

面对内忧外患,芯天下该如何破局,又能否成功上市融资呢?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