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

嘀嗒出行三战港交所:高度依赖顺风车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

2月20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这是嘀嗒出行第三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前两次分别于2020年10月8日及2021年4月13日。

来源|雪豹商业评论

作者 | 王亚骏

2月20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这是嘀嗒出行第三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前两次分别于2020年10月8日及2021年4月13日。

嘀嗒出行主要通过向在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入,其次是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此外,公司亦从广告及其他服务产生收入。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24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较首次递交招股书时公布的980万名增加约260万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2021年嘀嗒出行为国内最大的顺风车平台;按出租车搭乘次数计算,2021年嘀嗒出行为国内第二大出行平台。

招股书披露,自2014年成立以來,嘀嗒出行获得了蔚来资本、IDG、崇德资本、易车网、高瓴、京东及携程的多轮投资。其中,蔚来创始人李斌为该公司个人股东。

2020年至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交易总额分别约为81亿、78亿及46亿元;营收分别为7.54亿、7.81亿及4.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亿、2.38亿及0.65亿元。

虽已实现盈利,嘀嗒出行仍要面临高度依赖顺风车业务以及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局面。

报告期内,顺风车业务营收占比分别达到89.1%、89.6%及91.1%;毛利率分别为86.7%、85.4%及80.5%,招股书称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增加了对私家车车主的补贴以及提高了顺风车出行保险的保额上限。同期,公司毛利率亦呈下滑之势,由2020年的82.7%降至2021年的80.9%,并进一步降至2022年前9个月的74.6%。

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曾表示:“增长是每个公司的终极目标,但顺风车仅仅占出行市场的15%,这就意味着该业务的天花板并不高,增长必会受到限制。”

嘀嗒出行亦在招股书中坦承,国内顺风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倘若市场未能持续增长、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或未能如预期般大幅增长,公司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收到重大不利影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中国顺风车行业交易总额将从2021年的221亿元增加至2026年的7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0%。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