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金融

最惨金融机构董事长?三峡人寿原董事长黎已铭“讨薪”4220万、诉求恢复岗位

“欠薪”加“被开”BUFF叠满。

来源:三言财经

近日,三峡人寿原董事长黎已铭向三峡人寿“讨薪”4220万元、并诉求“官复原职”的消息引发关注。

黎已铭,一位从西南地区媒体人华丽转身金融机构掌舵人的“悍将”。

三峡人寿,一家由黎已铭担任筹办组组长以及董事长,2017年正式落地重庆的中小寿险公司。

照理说应该相互成就,但2021年国庆节前夕,三峡人寿解除了与黎已铭的劳动合同。不久后,双方彻底翻脸、“对簿公堂”。“讨薪”背后,双方有何恩怨情仇?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两份裁定书揭开了两者纠葛的真相。

01

“欠薪”加“被开”BUFF叠满

和当前不少金融机构的掌舵人不同,黎已铭是少有的媒体人跨界。

1965年生的黎已铭曾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西南站任副站长、新闻发展中心副主任。2011年迎来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转变,不过10年后,这一职业生涯又戛然而止。

具体来看,2011年,三峡人寿公司着手筹备,重庆万州方面研究并组织审核,将黎已铭引进万州区挂职区政府副秘书长和三峡人寿公司筹备组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协助区领导联系金融工作并牵头组建三峡人寿,挂职期截至2012年7月。

同时,根据2011年三峡人寿公司筹备组和黎已铭签订劳动合同,黎已铭职位为筹备组组长、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限从2011年1月6日至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日。

经过多年筹备,2017年12月20日,三峡人寿公司经批准成立,黎已铭就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

2021年国庆前夕,连国庆假期都时间都没留,三峡人寿解除了与黎已铭的劳动合同。

黎已铭方面诉称,从2011到2017年三峡人寿落地成立再到三峡人寿有效运营期间,黎已铭一直为三峡人寿公司提供劳动,工作期间多次向三峡人寿公司主张劳动报酬,三峡人寿公司未足额支付。同时,2021年9月30日的“解聘”是三峡人寿在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前提下,违法解除与黎已铭的劳动合同。

此后黎已铭将三峡人寿诉上法庭,请求判令三峡人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工作岗位。同时,请求判令支付筹办期间未足额支付的工资3209万元;判令支付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未支付的绩效工资646.75万元;判令支付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间的工资364.83万元。三项共计人民币约4220万元。

根据裁定书,2021年9月30日,三峡人寿解除与黎已铭之间的劳动合同,原因为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告知黎已铭可领取经济补偿93816元。显然,这和黎已铭目前的诉求金额相去甚远。

从媒体报道来看,黎已铭可能确实颇有不甘。

2021年5月《国际金融报》曾专访黎已铭,用“十年突围”浓墨重彩地报道了三峡人寿从筹建时遭遇股东退出、高薪聘请的专家离开、筹备组账上资金所剩无几、黎已铭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120多万元准备给员工发工资说起,到开业第一年保费收入仅过1000万元,再到2019年绝地反击,2020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20.22%。

结果报道完不到半年,2021年国庆节还没开始,黎已铭就不再是董事长了。

2022年9月26日,黎已铭向重庆市万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以当事人主体资格、申请事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范畴不予受理。此后,其诉至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但一审裁定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案件应当移送至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处理。

黎已铭不服一审裁定,又上诉到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为,确应以用人单位所在地即三峡人寿住所地来确定本案管辖。

这意味着,该纠纷尚在确认管辖权环节,纠纷本身何时厘清,还要等待后续。

02

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堪忧

黎已铭接受专访的时候,三峡人寿刚经历了三年规模扩张,从2018年的营收3900万左右,到2019年的9.66亿元,再到2020年的12.47亿元。不过此时三峡人寿虽然尚未彻底扭亏为盈,营收扩大的同时,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800万元,2019年为亏损1.19亿元,2020年亏损收窄,为亏损1.05亿元。

黎已铭离任后,2021年年度数据显示,三峡人寿营收7.6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左右。不过2022年,营收再度下滑5.36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则重新扩大到1.1亿元。

在人事方面,彼时黎已铭离任,是张潞闽拟任三峡人寿董事长,但不久后张潞闽请辞。截至2022年12月末,三峡人寿第二届董事会有成员9人(含拟任董事2人)。其中,执行董事路朝军、非执行董事:王凯、田善斌、向志鹏、谢东;独立董事:林瑶珉、彭珏;拟任董事:黄中华、王中合。高管方面,设副总经理2人,总经理助理1人,总精算师,董事会秘书,审计责任人,合规负责人各1人。也就是说,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尚空缺。

此外,更让人关注的是,三峡人寿2023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22年四季度的106.87%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83.73%,低于100%的监管红线。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达标须同时满足三项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但梳理三峡人寿近期偿付能力报告披露,其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从2022年一季度到2023年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

对于三峡人寿的发展,不知道股东们是否忧心?毕竟他们有着董事提名权。目前,三峡人寿的股东为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