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李礼
6月7日,根据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湖北毅兴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毅兴智能)创业板IPO已获受理,申万宏源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本次冲刺上市,毅兴智能计划募资6.2亿元,其中4.3亿元将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生产建设项目,9000万元将用于滤波器生产建设项目,另外1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应用于通信及新能源领域的精密零组件及智能数控机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招股书,2020年-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8亿元、5.39亿元、6.45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93.88万元、2431.45万元、9033.84万元。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9.62%,净利润同比增长271.54%。
据招股书,此次IPO,毅兴智能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2.1.2第一款的相关要求,即“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深究毅兴智能的营收来源可以发现,其存在对于大客户中兴通讯过度依赖的问题。
据招股书披露,毅兴智能对中兴通讯的滤波器销售收入占滤波器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99.08%、98.99%、98.92%;对中兴通讯的精密结构件销售收入占精密结构件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75%、34.57%、30.92%。
对此,毅兴智能坦言,如果未来公司无法持续获得中兴通讯等核心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认证或公司与中兴通讯等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被其他供应商替代;或对于中兴通讯等核心客户在技术、经营及采购战略方面发生的变化,公司不能及时跟进并调整;或中兴通讯等核心客户的经营情况和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新客户和新产品拓展计划未达预期,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业绩表现将因收入集中于中兴通讯等核心客户而受到不利影响,出现收入无法持续增长甚至下滑的风险。
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毅兴智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却一直为负,报告期内分别为-1.17亿元、-1.31亿元和-1.11亿元。对此,毅兴智能解释称主要系受公司业务结算方式和票据处置方式的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毅兴智能主要客户中兴通讯等惯用票据结算货款,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增长,毅兴智能收到的非“6+9”银行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金额较大。
为满足资金需求,毅兴智能将前述部分票据进行贴现,部分进行质押后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再贴现,部分商业承兑票据背书转让给非金融机构。据悉,上述三种情况下的获得的结算货款不能被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其现金流反映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招股书显示,2020年及2021年,毅兴智能分别向非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891.87万元、7,348.02万元。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了解,向非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相较于银行贷款和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具有审批限制较少、成本较低等特点。
但国务院早在1998年既已发布并实施《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称“《办法》”)。该《办法》规定,“票据贴现是金融机构经营的金融业务之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票据贴现行为,属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同时,任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必须予以取缔”。另据《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除了经营活动现金流令人担忧,报告期内,毅兴智能的高资产负债率也颇为显眼。
2020-2022年,毅兴智能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70.31%、72.90%、69.12%。而同期,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均值分别为31.25%、34.56%、38.94%,与之相比,毅兴智能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
对于资产负债率过高,毅兴智能表示,主要因为公司处于业务发展的快速扩张期,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产线建设、设备购置以及技术研发,在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设施维护、持续研发投入从而稳固市场地位,同时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提升,日常运营资金需求也不断提升。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债务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但债务融资亦提高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公司亟待通过股权融资降低有息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增强抗风险能力。
2020-2022年末,毅兴智能货币资金分别为672.65万元、1658.22万元、4343.44万元,同期短期借款分别为1.28亿元、1.47亿元、1.15亿元,可见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此次IPO,毅兴智能计划募资6.2亿元,其中4.3亿元将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生产建设项目,9000万元将用于滤波器生产建设项目,1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披露,2022年度毅兴智能未再发生向非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