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兴科技”)的上市进程有所更新。7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恒兴科技的审核状态变更为“注册生效”。接下来,恒兴科技便和交易所协商发行事宜。
据贝多财经了解,恒兴科技于2022年4月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国泰君安证券为其保荐机构。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恒兴科技平移递交招股书,至2023年6月8日获得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
本次冲刺上市,恒兴科技计划9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山东衡兴二期工程(8.45万吨),4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有机酸及衍生产品项目(实际建设产能9万吨),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天眼查信息显示,恒兴科技成立于2006年12月,前身为宜兴市恒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恒秀,主要股东包括宜兴市中港投资有限公司、宜兴港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恒兴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属于精细化工行业,采购大宗化学品作为原料,围绕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产业链布局,有效综合利用、研发、生产和销售附加值高、下游市场空间大的特色精细化学产品。
报告期内,恒兴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产品。其中,有机酮产品主要包括3-戊酮、甲基异丙基酮等,有机酯产品主要包括丙酸丙酯、丁酸乙酯、丙酸乙酯等,有机酸产品主要包括异丁酸、正戊酸等。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恒兴科技的营收分别为4.28亿元、5.18亿元和6.7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8972.22万元和9327.8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8771.45万元和9282.64万元。
贝多财经发现,有机酮产品为恒兴科技贡献了五成至六成的收入。报告期内,恒兴科技的有机酮产品收入分别为2.37亿元、2.52亿元和3.3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12%、52.18%和52.32%。
值得一提的是,恒兴科技的毛利率持续下降。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38%、33.50%和27.68%,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0.45%、34.67%和28.32%,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且未来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恒兴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影响该公司毛利率的主要因素是制造费用的增加、新产品的开拓策略、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其中,原材料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在70%以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该公司毛利率的影响较大。
另据招股书披露,恒兴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4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9亿元下降11.93%;净利润为1668.38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390.26万元下降30.20%;扣非后净利润1640.99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374.88万元下降30.90%。
同时,恒兴科技预计该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3.05亿元至3.35亿元,同比下降5.84%至14.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0万元至4750万元,同比下降19.88%至27.47%。
本次上市前,中港投资持有恒兴科技75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2.50%,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而据招股书介绍,张千、张剑彬、石红娟及吴叶是恒兴科技的共同控制人,中港投资、港兴管理、千叶管理、张翼及卢荣群是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其中,张剑彬、石红娟系夫妻关系,也是张千的父母,张千和吴叶系夫妻关系。IPO前,张千直接持有该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4.25%,在中港投资、港兴管理、千叶管理中的出资比例分别为31%、15%、100%。
同时,张剑彬在中港投资、港兴管理中的出资比例分别为20%、45%,石红娟在中港投资的出资比例为19%,吴叶在港兴管理中的出资比例为5%。据此,张千、张剑彬、石红娟、吴叶通过直接持股及间接控制的方式,合计控制了恒兴科技发行前表决权的79.25%。
另外,张翼直接持有恒兴科技发行前总股本的1.58%,在港兴管理中的出资比例为5%,通过港兴管理间接持有该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0.42%。其中,张翼是张剑彬和石红娟夫妇的女儿,是张千的姐姐,为该公司副总经理,其表决权受实际控制人影响;
卢荣群在港兴管理中的出资比例为15%,通过港兴管理间接持有恒兴科发行前总股本的1.25%,卢荣群是张翼的丈夫,其表决权受实际控制人影响。因此,张千、张剑彬、石红娟及吴叶合计可控制和影响该公司80.83%的表决权,系该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目前,张千为曾任恒兴科技总经理助理、执行董事、总经理,现为该公司董事长,王恒秀为该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