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主编推荐

中炬高新争夺战:“野蛮人”姚振华的“大败退”?

在业内人士看来,姚振华的这些努力已经没有太大意义。“野蛮人”姚振华,还是在自己曾经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扩张上“跌了跟头”。

“宝能系”和“火炬系”关于中炬高新的控制权争夺日前迎来了白热化之战。

7月24日,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72.SH,以下简称“中炬高新”)召开了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经过现场讨论并投票表决后,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罢免何华、黄炜、曹建军和周艳梅4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议案,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梁大衡、林颖、刘戈锐为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罢免的4名董事均有“宝能系”背景。这也意味着,时隔8年后,国资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集团”)再次获得了中炬高新的控制权。

对于这一结果,宝能集团则火速在官网挂出了一则《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2023/7/24)》,称已于当天召开董事会,并通过了取消7月24日临时股东会的议案。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姚振华的这些努力已经没有太大意义。“野蛮人”姚振华,还是在自己曾经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扩张上“跌了跟头”。

01

“宝能系”遭遇全面清洗

“宝能系”和“火炬系”最近的正面冲突还要从上周开始说起。7月20日,“宝能系”股东中山润田在宝能集团官网发布声明称,中炬高新实际控制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于7月19日到中炬高新总部“调研生产经营情况”,不料却被保安拒绝进入。

在后来流出的视频中,姚振华更是气得大骂:“从来没见过能够乱到这种程度。”

让姚老板如此生气,还在于中炬高新董事会此前任命的3位高管迟迟未能办理入职手续,并以“没有员工卡”为由被禁止进入公司。

双方冲突的再一次升级发生在7月22日晚到7月23日凌晨的一场“深夜对峙”。根据媒体报道,7月22日晚间,宝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秦君雪带队进入中炬高新称,为了保护公司资产安全,经公司研究决定,保安队即刻开始休假,具体工作安排待公司另行通知。如拒不执行公司指令,其将代表公司即刻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不过,“宝能系”试图更换中炬高新保安队伍的行为未获成功。根据中炬高新官网发布的声明,由于该行为无合法的公司流程审批,且已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人员、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公司果断报警,“经警方处理后,上述不明身份人员于7月23日凌晨1:26离开现场”。

就在双方发生冲突的7月23日,中炬高新发布了一则关于总经理辞职的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7月22日收到邓祖明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邓祖明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邓祖明将不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邓祖明上任刚刚5天时间,中炬高新在7月18日发布的任命公告中才刚刚将邓祖明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邓祖明的简历显示,其在宝能系集团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历,任职中炬高新前最近的职位是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标志着双方战火进入白热化的就是中炬高新7月24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从目前的股权占比来看,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田”,“宝能系”为其大股东,受益所有人为姚振华)持股比例为9.58%;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9.81%的股份。火炬集团在股权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

此外,根据公司公告,中炬高新还成立了执行委员会,由余健华、林颖、吴剑、张万庆作为执行委员会委员。而这4人均有着“火炬系”的背景。

4名董事被悉数“剔出”董事会,执行委员会中更是没有一名“宝能系”成员。这意味着,姚振华和他的“宝能系”在中炬高新遭到了“全面清洗”。

02

持续8年的控制权争夺

事实上,双方之间的这场控制权争夺已经持续了8年的时间。

很多人可能对中炬高新不太熟悉。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级高新区中首个上市的园区管理企业,也是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中炬高新目前核心业务为调味品及健康食品、园区综合开发,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是知名的大型调味食品生产企业,拥有“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产品涵盖酱油、鸡(粉)精、耗油、酱类、料酒、醋类、食用油、腐乳、味精、汁类、火锅底料等10多个品类。中炬高新也被看作是“酱油概念第二股”,仅次于海天味业。

征探君翻阅年报发现,2014年,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都还是火炬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5年,姚振华控制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海人寿”,姚振华实际控制)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于2015年9月下旬所持股票数量超过原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一年,也是姚振华第一次出现在中炬高新的年报中。完成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后,中炬高新控股股东变更为前海人寿获其关联方,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变更为姚振华。

随后,2018年-2019年期间,“宝能系”以约57亿元的价格,将前海人寿所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全部转让给了中山润田。由此,中山润田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而国资股东方火炬集团退居第二大股东地位。

在2019年度报告中,中炬高新写道:截至2019年12月3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山润田持股总数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4.92%。

不过,从2021年开始,“宝能系”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消息频频传出,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包括中炬高新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权相继被处置。与此同时,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则在不断增持中炬高新的股份。

一直到今年1月18日,中炬高新发布公告称,相关权益变动后,中山润田所持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3.75%,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48%;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至此,双方之间长达8年时间的“控制权争夺”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性转变。

03

中炬高新“天亮了”?

“宝能系”自身的流动性危机,或许是其在这场控制权争夺战中逐渐走向弱势地位的关键因素。

来自第一财经的现场直播显示,截至7月24日下午4时临时股东大会会议结束,姚振华始终没有出现。不过,现场却聚集了一些前来向姚老板“讨债”的人,其中就包括前“宝能系”的员工代表。

一位前“宝能系”员工向征探君透露,目前公司不仅拖欠他的年终奖,甚至部分工资还没结算清楚。目前公司方面拖欠该前员工所有薪酬大概在五六十万元左右。

那么,此次“宝能系”的“大败退”是否意味着中炬高新马上要迎来自己的“光明时刻”呢?

财报显示,目前中炬高新所从事的业务包括调味食品、园区运营及城市开发等,其中主要依赖调味食品。2022年,美味鲜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为92.76%。

具体来看,美味鲜公司主要从事10多个品类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2022年,酱油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61.89%,鸡精鸡粉占比12.19%,食用油占比10.21%,其他调味品占比15.71%。

不过,近年来中炬高新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1年,中炬高新营业收入51.16亿元,同比减少0.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2亿元,同比减少16.63%。

与之相比,海天味业2021年营业收入250.04亿元,同比增长9.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4.18%。

到了2022年,中炬高新的净利润直接由盈利变为亏损。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79.82%。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公司从1995年上市以来28年时间里首次出现亏损。

中炬高新解释称,受到工业联合诉讼一审判决的影响,公司于2022年度报告中计提预计负债11.78亿元。

今年上半年,中炬高新最新发布的半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2亿元至-14.9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7.05亿元至18.05亿元,同比下降544.73%至576.68%。

回顾来看,在双方的这起控制权争夺战中,职业经理人一旦沉迷股权争斗,往往无暇顾及企业的经营发展,最终势必会导致“一手好牌打烂”的情况。此次火炬集团重新掌权,也让资本市场看到了新的希望。

另一方面,经此一战,姚振华为代表的“宝能系”依然是中炬高新的股东。只是后续专业的事就让专业的人来做吧,姚老板安心享受稳稳的收益似乎也是不错的结果。

作者 | 张玉

来源 | 征探财经(ID:teccj6)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