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

恒大汽车两年合计亏损840亿元,债台高筑如何撑起造车梦?

财报数据显示,恒大汽车2021年和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和1.34亿元,年度亏损分别为563.44亿元和276.64亿元。换句话说,仅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年内,恒大汽车的亏损额度就达到840亿元。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7月26日,恒大汽车(HK:00708)连续发布了2021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三份业绩报告。这也是恒大汽车自2022年4月1日起停牌以来,首度公开自身的“账单”。

财报数据显示,恒大汽车2021年和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31亿元和1.34亿元,年度亏损分别为563.44亿元和276.64亿元。换句话说,仅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年内,恒大汽车的亏损额度就达到840亿元。

据了解,恒大汽车的前身为恒大健康,主营业务为医疗保健等养生空间项目。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而来,其母公司中国恒大(03333.HK)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愈发重视,2020年7月,恒大健康正式更名为恒大汽车。

更名完成以后,恒大健康的健康业务均平移至恒大汽车名下。也就是说,在恒大汽车的业务体系中,既包含了原有健康领域的住宅及物业发展项目,又囊括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项目。

从收入构成来看,恒大汽车2021年来自于健康管理部分的收入为24.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7.16%;来自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为7237.6万元,2022年这一指标则为1.88亿元。

2020年,恒大汽车的健康管理分部收入为15.39亿元,占比远远高于新能源汽车分部。不难看出,恒大汽车的主要收入由健康管理业务贡献,而新能源汽车业务则“相形见绌”。

另据贝多财经了解,恒大汽车于曾2021年底宣布将经营重点放在新能源汽车分部,并逐步淘汰和终止健康管理业务。2022年财报显示,恒大汽车已将健康管理业务分至“终止经营业务”领域进行核算。

截至目前,恒大汽车“现存”的业务包括锂电池销售、提供技术服务、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销售等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2022年,恒大汽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为1.34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7498.6万元增长了78.70%。

其中,尤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收入增长最为显著。该项业务收入由2021年的174.8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6062.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2021年的2.33%提升至45.24%。

而拉动恒大汽车该项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功臣”,是其于2022年实现量产的自有品牌恒驰5。该公司在财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其已交付超过320辆该等车型,并在多个城市建设展示体验中心、销售中心以及售后服务中心。

但如今,恒大汽车仍是“债台高筑”。截至2022年末,恒大汽车的总负债为1838.72亿元,2021年同期为1829.0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116.26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185.12亿元。

财务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恒大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正常生产经营。今年4月24日,恒大汽车方面宣布,由于资金不足,其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5。直至生产停滞一个月后的5月23日,该工厂才进入复产阶段。

今年5月,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恒大汽车手中包括21个恒大养生谷项目、5个恒大健康城项目和21个各类物业开发项目在内的47个住宅及物业发展项目,初始代价2元,而这些项目均来源于恒大汽车的健康管理业务。

在收购项目的同时,恒大集团也将承接来自恒大汽车约247.89亿元的负债。这也意味着,交易完成后,恒大汽车的“混合型”业务模式就此落下帷幕,真正实现了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转型。

恒大集团方面亦表示,重组可优化恒大汽车的架构,让其专注发展新能源汽车分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这将有利于恒驰汽车发展。不难看出,恒大汽车与其母公司都正在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而绞尽脑汁。

不过,作为母公司的恒大集团同样陷入了财务的泥潭之中,难言自保。

7月17日,恒大集团公布了其2021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财报。过去两年中,该公司的净亏损累计达8120.03亿元。截止2022年底,恒大集团的负债总额约2.44万亿元,资产总额为1.84万亿元,亦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

恒大汽车剥离健康管理业务带来的地产项目,本意是想“轻装上阵”,走低负担、高口碑的道路。但就目前其与其母公司的财务表现及“拆东墙,补西墙”的战略而言,恒大汽车的未来仍扑朔迷离。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