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吴文婷
8月18日消息,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医药”)于近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据乐居财经《预审IPO》查阅招股书,2020年-2022年,海纳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81.83万元、1.68亿元、2.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871.3万元、1156.82万元、6801.77万元。
众所周知,公司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是众多公司常采用的方式,以吸引及保留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021年-2022年,海纳医药也曾两度对公司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不过,其股权激励的价格却出现了“骨折价”。
2021年8月,邹巧根转让所持部分员工持股平台众行远的份额对公司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转让价格为3.58元/股;而同年10月,另一员工持股平台恒志云向外部机构海南勾吴的股权转让价格为13.5元/股。相比之下,股权激励价格打了2.65折。
2022年,海纳医药对员工实施了新一轮股权激励,此次授予价格为3.61元/股,仅为同时期2022年8月外部投资者增资价格16.59元/股的二折左右。
此外,报告期内,海纳医药的董监高职位频频发生变动。其中,离任董事有5位,补选董事有3位;离任监事有2位,新增监事有5位;此外,还有1名副总经理被免去职务,并新增2位副总经理、1位董秘及1位财务负责人。
值得一提的是,海纳医药在递表前五个月,即2023年1月,原财务负责人郑晓燕突然离职,据招股书,2023年2月,刘雅菱接替郑晓燕担任海纳医药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拟IPO企业,董秘、财务总监均为关键职务,一旦公司IPO成功,其身价数倍增长。若董秘、财务总监在IPO申报前辞职,公众会怀疑董秘、财务总监不看好公司前景或者是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也会引起审核部门的重点关注。
海纳医药是一家聚焦改良型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的一体化全流程医药研发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可分为医药研发服务、自持品种销售两大类。根据研发项目立项来源不同,医药研发服务分为受托研发服务、自主研发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