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今龙门阵
川酒天下甲,邛崃占三分,作为川酒核心产地的邛崃,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尤其2021年成都酒业集团成立,标志着川酒成都产区·邛崃正在逐步崛起,邛崃在酒产业招商引资方面也不乏亮点,吸引全国知名白、啤、洋酒来邛发展。
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成酒及邛崃的最大隐忧已经开始凸显——缺乏一张核心的拳头本土王牌,“中国老八大名酒”的成都全兴被上海糖酒集团收购后,已经变成了“上海宁”,前来投资的酒业巨头只是看重邛崃的原酒优势,在这里建酿酒基地。
长期关注酒业的财今龙门阵认为,破除这一隐忧的秘钥就在剑南春身上,如果把十多小金花之一的文君酒卖回给邛崃,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毕竟剑南春现在并未将重心放在文君酒身上,大部分时间就是把文君当成基酒基地,而且有长期关注酒业的律师也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文君酒美却遇“人”不淑 几经转卖元气大伤
提到文君酒,自然会想起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文君酒,借用了卓文君的美名,加上美好的爱情故事,自然成就了一款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文君酒的辉煌时期,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当时的年销售额超过两亿,被不少酒友称为“最好喝的浓香酒”。
不过,到了90年代中期,文君酒便开始走向下坡路,首先是在评酒会上,未能崭露头角,愤然退赛,随后又被评选出来的“川酒六朵金花”占据风头,加上传统的经营模式等各方面原因,致使其销量越来越差。
2000年,文君酒资不抵债,蓝剑集团出资1.2亿元全资收购文君酒厂;2001年,蓝剑集团引入剑南春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剑南春以持股62%成为文君酒的控股股东。遇到了名酒剑南春后,文君酒并没有像众人预想的那样,与“东家”惺惺相惜,反而变成了中低端白酒,也从未获得过“东家”的重视。
2007年,LVMH集团以55%的股份收购了文君酒,开启了将文君酒打造成“中国白酒界LV”的道路。此后,文君酒停掉旗下所有低端流量产品;高价聘请酿酒界传奇女性大师——亲手调制出国窖1573、酒鬼酒内参等白酒市场之顶级精品的吴晓萍;推出了天玄、大师甄选等一系列高端产品,售价飙到1500元,直接对标茅台、五粮液。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大量的营销投入与基建投入,加上营销模式上的“水土不服”,困于收支的持续不平衡,文君酒终究成为了LVMH集团在中国的包袱。尤其是高价文君酒并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反而对其品牌力和影响力产生质疑。据悉,2015年文君酒当时的销售额不足1亿元,产能也仅为2000吨左右。
十年光阴托付,LVMH集团最终还是选择撤资,文君酒又重回剑南春旗下。虽然名字还是文君酒,但几经波折后,文君酒已元气大伤。
当然,回归剑南春后的文君酒还是做了一些动作,比如重新整理了产品线,但力度并不大,此后剑南春掌门乔天明卷入一场“大风暴”之中,彼时正是白酒黄金十年,文君酒却因此痛失发展良。
以让与担保方式回归邛崃 将是一场三赢的交易
重回剑南春后,文君酒推出过终端价格在100-300元的文君真藏系列(真藏6年、真藏8年以及真藏10年)以及600元以上的高端水晶文君系列及千元以上的生肖珍藏系列等产品。在2017年底,更是定下了3年实现10个亿的目标。不过,从财今龙门阵可查到的数据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文君酒的停产时间较长,产能有所下降,但销售收入超过30%的增长。2021年1-6月份,原酒产量上升3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接近100%。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可询,是否完成了当初领导层提出的10亿元的发展目标,不得而知。
从市场表现来看,重回剑南春至今,文君酒却是反响平平。有经销商表示:“文君酒目前已经是非常小众的酒水品牌,一些年纪稍长的酒友可能还对它有点情怀,如果有购买需求,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市场上找货。”据了解,文君酒川内销售主要集中在邛崃和成都,省外市场主要在江苏、广东、福建、河南、河北等地。不过,就全国范围来看,100元-300元价格区间一直被泸州老窖头特曲、海之蓝、五粮春以及其他区域强势品牌把控。在名优白酒品牌集中度日益加强的市场环境下,文君酒推出的真藏系列胜算不大。
此外,剑南春大单品水晶剑已占据400元价格带,东方红目前市场价格也在850元左右。据成都当地的经销商告诉财今龙门阵:“今年以来,剑南春持续多个月对宴席加大政策投入,实行宴席次日返盒盖费用和推荐费,各类赠酒活动不断,终端推荐积极性较高。”再观文君酒的价位区间,显然,剑南春渠道并不会对文君酒提供多大的价值。相反,对剑南春而言,也不希望文君酒与其现有渠道并轨,稀释多年的剑南春渠道掌控力。
甚至网络上还有舆论指出,剑南春主力产品主要聚焦在200-500元次高端价格区间,文君酒无法有效借助剑南春的固有渠道,又难以与五粮液、洋河等强势品牌形成竞争。且近几年市场销售状况不佳,文君酒高位产品价格与低弱品牌价值情况愈加明显,剑南春的双品牌策略恐难以推进。而早在文君酒回归剑南春之时,白酒分析专家蔡学飞就曾表示,文君酒作为小众高端白酒品牌与剑南春在资源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冲突。如果剑南春重新建设文君酒,如何定位、怎样操作,均带有疑问。
显然,在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已经偏离中国白酒主流市场多年的文君酒,要想借助剑南春实现业绩突破,回归中国白酒主流市场,困难重重。如今,“十朵金花”之一的文君酒,已被剑南春死死拿在手里,原酒产量每年在不断上升,而品牌发展之路遥遥无期。这无论对成都产区·邛崃还是四川的整个酒业而言,无疑都是一大损失。
而作为曾经全国知名的酿酒基地,目前成都产区·邛崃还没有一家本土强势品牌可以引领其走出困境。君酒作为成都产区·邛崃的“标志性”品牌,不论是从品牌底蕴和历史业绩来看,都有着成为“带头大哥”的底子。
如果邛崃将文君酒纳入麾下呢?文君重回邛崃后,有了政府的背书和支持,加之成都酒业集团的传播矩阵,可大幅提升品牌曝光量,换发第二春,而成都酒业的缺乏本都核心品牌的隐忧也就迎刃而解了,显然这是一个双赢。
当然这要考虑到剑南春方面的利益,众所周知,剑南春的优质基酒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创,文君酒的优质基酒成了剑南春续命的“仙丹”,这也是文君酒对剑南春最大的意义,因此这种买卖除了价格之外,就是如何剑南春的优质基酒供应问题,一次性全部收回文君酒如果能够实现最好,如果不能实现那就考虑如何解掉这个“症结”。
对此一位长期关注酒业的律师表示,“如果真的双方有诚意促成这一交易,可以采取让与担保的方式把文君酒的品牌和产权‘卖回’成都酒业集团,但优质基酒使用权归剑南春,并设置一个过渡期,在此基础上约定双方的权、责、利等细节。在剑南春过渡期间使用文君酒基酒的同时,剑南春在邛崃设立基地酿造基酒,邛崃可以给一定的政策等优惠,等剑南春基酒基地成熟后,彻底完成交割,或可解决这一问题。”
上述律师称,“让与担保本此前主要是不动产领域的一种交易方式,但是近几年在股权交易领域也有创新的应用,西部某上市公司控制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交易的,交易双方以及投资者最后都皆大欢喜,是一场三赢的交易”
如果文君酒能够如上述律师建议的那样重回成都,岂不美哉,岂不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