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5月26日,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宇制药”)迎来科创板上会大考。据上交所官网显示,汇宇制药已通过上市委会议,距离科创板上市又近了一步。
不过,在汇宇制药冲刺IPO的过程中,仍然存有一些疑问需要解答。
单一产品集中度高
公开资料显示,汇宇制药成立于2010年1月,主要从事抗肿瘤和注射剂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多西他赛注射液、唑来膦酸注射液、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等。
根据招股书,2017年-2020年,汇宇制药分别实现营收1398.38万元、5432.01万、7.07亿元、13.6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8471.84万元、-2200.46万元、1.77亿元、3.43亿元。
随着核心品种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进入市场,中标集中采购实现大规模销售之后,汇宇制药在2019年成功实现扭亏。
然而,该公司于2019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产品集中度高的风险。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 92.77%和91.88%。
值得注意的是,汇宇制药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产品为同品种首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竞标中仅公司与原研药厂家礼来可以参与竞标,公司独家中标“4+7”试点城市带量采购,并与礼来共同中标联盟地区25省份带量采购。如果其他公司通过或视同通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一致性评价,将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竞标过程中增加公司的竞争对手,届时公司可能会面临不能中标或中标价下降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无法持续增长甚至大幅下滑的风险。
而截至目前,除原研厂家及汇宇制药外,豪森药业、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奥赛康药业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齐鲁制药(海南)、费森尤斯卡比(武汉)以新4类申请获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同时,随着国家药价谈判、医保目录调整、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部分药品的终端招标采购价格将逐渐下降。所以,“4+7”带量采购及联盟地区带量采购标期2021年到期后,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价格存在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性。
据悉,在1月29日,湖北省对首批联盟地区集采中中选企业不超过2家、采购周期为1年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8个品种进行到期竞价,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中标价——齐鲁制药198元/支,较汇宇制药联盟地区集采中标价798元/支低了75.19%。
那么,在这些不确定下,对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依赖度如此之高的汇宇制药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红利还能维持多久呢?
3年近10亿“学术推广费”
在IPO审核过程中,汇宇制药的学术推广费遭到了上市委的重点问询。
招股书显示,公司制剂产品的国内销售终端以等级医院为主,主要采用行业内通行的“学术推广+经销”的销售模式。公司对经销商的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并通过经销商向医院等医疗机构销售公司产品。公司委托专业学术推广服务商,通过学术会议等方式对产品进行专业化的学术教育推广。
报告期内,汇宇制药销售费用总额分别为417.71 万元、2,962.13 万元、 33,812.88万元及27,534.61万元,2018年以来公司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018 年 和2019 年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09.14%和1,041.51%。
汇宇制药的学术推广费主要由学术会议费以及市场调研等其他费用构成,众所周知的是,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各行各业的工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汇宇制药的学术推广费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三年9.65亿元的学术推广费用汇宇制药到底是如何花出去的呢?对此,科创板上市委要求汇宇制药说明2020年发行人高频率开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发行人学术推广费中市场调研支出的具体服务内容、供应商情况、交付成果以及2019年和2020年该项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等。
此外,汇宇制药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9亿元,根据以下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轻重缓急进行投资。若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对应的发行费用后)不能满足上述 3 个项目的投资需要,资金缺口公司通过自筹方式解决。
具体来看,其中最大一笔资金8亿元是用作补充流动资金,缓解公司流动资金压力。可是,汇宇制药的现金流其实并不紧张,公司负债情况也处于正常水平,流动资金压力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