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览富财经网 珊珊
编辑|念可
三年前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尴尬。
10月17日,海天味业(603288.SH)迎来久违的股价上涨,令投资人松了一口气。截止发稿,海天味业报价36.54元/股,涨幅1.92%,最新市值2031亿元。
消息面上看,海天味业盘前发布了一则关于收到董事长庞康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含)。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而就在前一天,海天味业股价大幅跳水,股价创4年多新低,以一根大阴棒姿态,市值跌穿2000亿,投资者直呼惨烈,“市场没啥不可能,疯狂起来都令人惊呼太极端!”
作为“酱油一哥”,海天味业在2021年初迎来近7000亿的市值顶峰,令人唏嘘的是,仅仅两年多时间里,市值就蒸发了近5000亿元。
海天酱油是怎么跌落神坛的?
01
浑事接二连三
公开资料显示,海天味业是一家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是我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1955年通过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成功组建。而后公司经过慢慢发展,逐步由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转向现代化生产智造,晋升“酱油一哥”。
自2014年上市以来,海天味业创下无数辉煌时刻,连续25年霸榜我国酱油产销的TOP1,酱油市占率近20%,经销商多达7000余家,年营收超250亿,令无数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作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牛股,海天味业在资本市场7年16倍的股价神话,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爬得多高摔得就有多疼。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海天味业营收增速回落始于2021年。与竞争对手主攻C端不同,海天味业的核心竞争力在B端餐饮。在2020-2022年的三年疫情期间,对海天味业B端业务造成直接冲击。在2021年初创下219.58元/股的峰值之后,海天味业股价急转直下。
祸不单行。新冠阴霾尚未消散,2022年,海天味业又迎来了“多维挑战、砥砺爬坡”的一年。接二连三的“浑事”,导致海天味业品牌力和市场地位大幅折损。
先是“员工门”事件。2022年8月,海天员工在朋友圈发布了不当言论,海天味业不算积极的公关引发了公众对公司的讨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2年9月,网络上曝出的国内外海天酱油配料表添加剂“双标”事件,即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的原料只有水、大豆、食盐、砂糖、小麦,而国内售卖的酱油则有多种食品添加剂。
此后该事件引发了舆论激烈反响,公司先后三次发布声明进行澄清,结果却是“越描越黑”。时至今日,该事件对其品牌影响依然难消。
2023年6月,“海天蚝油内疑发现整块生蚝”事件又引发热议,海天味业的食品安全、添加剂等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海天味业业绩全面承压。2018年-2022年,海天味业营收增速分别为16.80%、16.22%、15.13%、9.71%、2.4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60%、22.64%、19.61%、4.18%、-7.09%。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66亿元,同比下降4.19%;实现归属净利润30.96亿元,同比下降8.76%。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三驾马车”,上半年营收分别是67.98亿元、13.37亿元、21.97亿元,同比下降9.28%、5.96%、0.53%。
02
自救or自杀
近年来,海天味业也在不断尝试拓宽营收触点,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例如,其在2020年推出了火锅底料,2021年推出了食用油品牌“油司令”和大米品牌“地理印记”,并不断向复合调料领域延伸。
根据财报数据,截至2022年,公司旗下生产调味料和食品相关的子公司接近30家,涉及了酱油、蚝油、调味酱、腐乳、醋、粮油、泡制类、复合调料等众多品类。
但是,第二、三曲线的打造,并不容易,这有很多因素,包括可能企业选择方向,团队执行等等。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效果也的确不尽如人意,海天味业在其他品类中的优势并不明显。
噱头十足的还有跨界做冰淇淋。今年7月29日-7月30日,海天酱油冰淇淋快闪店空降广州正佳广场,宣传语为“一口酱温,两口上头”,通过这次活动大众可免费领取全网首发的酱油冰淇淋及文创周边。
然而,此举却遭到不少业内专家的抨击,“海天等企业跨界做冰淇淋都是玩票性质,制造话题增加注意力,主要是宣传品牌,对其经营主业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尽管近年来业绩表现失色以及行业竞争压力增大,海天味业依然具有“亮点”。自2014年上市以来,海天味业控股股东尚未减持过公司股票。在2014年至2022年九年期间,海天味业累计分红达224亿元。
10月17日,海天味业发布了一则关于收到董事长庞康提议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结合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庞康先生提议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
此外,得益于多年经营的积累,海天味业依然有很高的市场渗透率和品牌知名度。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2022品牌足迹》中国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海天味业的消费者触及数高达以6.17亿、渗透率为79.2%。
正如公司高层在今年5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提到,海天味业当下最难的问题就是要与时间赛跑,把多年累积的优势进行迭代、放大、升级和转型。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消费者口味日益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行业玩家开始进入餐饮业,也意味着一场更为激烈残酷的行业争夺战开始打响。
令人期待的是,业绩、股价双杀之后,海天味业还能在牌桌上玩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