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新股

幂源科技冲刺港交所上市:极其依赖主要客户,上半年业绩下滑五成

幂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则有所下滑,还录得了一定的亏损。招股书显示,幂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1.2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4.35亿元下降53.93%;净亏损为3773.万元,2022年同期的净利润为3.26亿元。

来源:贝多财经

12月8日,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幂源科技”)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汇丰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幂源科技主要设计、制造及销售电动汽车的定制电池系统,其次为储能解决方案及电池管理系统。幂源科技在招股书称,其动力电池系统是为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及其他汽车,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混合动力的各种应用定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出货量计算,幂源科技是中国乘用纯电动汽车(或BEV)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市场份额为9.6%;在乘用纯电动汽车市场中,按出货量计算,幂源科技是中国A00级乘用纯电动汽车的最大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幂源科技的电池系统已为中国超过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包括2022年中国约十分之一的纯电动汽车和超过三分之一的A00级乘用纯电动汽车。

而贝多财经了解,中创新航(HK:03931)的招股书同样援引了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于2021年,中国前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装机量占全国总装机量的92.4%,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位列前三,分别为52.1%、16.2%和5.9%。

幂源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持续受益于中国日益普及的电动汽车市场,同时在中国以外地区找到增长潜力庞大的市场。特别是,该公司的业务已扩展至印度及美国的非乘用纯电动汽车(如公共汽车及卡车)、专用车辆、工程机械及海上应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纯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的出货量计算,2022年中国市场总规模为5131千件,前五大供应商占47.6%的市场份额。于2022年,幂源科技以490千件出货量及9.6%的市场份额位列市场第三。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幂源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0.15亿元、25.67亿元和55.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894.3万元、-6591.6万元和1.0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6530.5万元、-4341.3万元和1.29亿元,于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

但贝多财经发现,幂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则有所下滑,还录得了一定的亏损。招股书显示,幂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1.2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4.35亿元下降53.93%;净亏损为3773.万元,2022年同期的净利润为3.26亿元。

2023年上半年,幂源科技的经调整利润为1209.9万元,2022年同期的经调整净利润为4238.6万元。而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幂源科技2020年度至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3.5万元、3650.3万元、1.94亿元和4941.6万元。

不过,幂源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提出的调整后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可能无法与其他公司呈现的类似项目计量相比较,并称使用此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作为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

特别说明的是,幂源科技的毛利率整体呈上涨态势。报告期内,该公司的毛利分别为7253.1万元、2.33亿元、4.57亿元和1.9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1%、9.1%、8.2%和17.2%,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无需采购电芯的动力电池系统的销售收入贡献增加。

招股书显示,幂源科技的多数收入来自需要采购电芯的动力电池系统。报告期内,该部分收入分别为9.48亿元、22.22亿元、44.81亿元和7.40亿元,占比分别为93.5%、86.6%、80.4%和66.1%。

报告期内,幂源科技的无需采购电芯的动力电池系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82.4万元、3.03亿元、10.66亿元和3.4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0%、11.8%、19.1%和31.1%。不难看出,该部分收入已经成为幂源科技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幂源科技对主要客户及主要供应商均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报告期内,该公司前五大客户合共分別占总收入的94.4%、96.4%、97.4%和90.6%。其中,最大客户分别占总收入的54.2%、47.6%、46.0%和35.5%。

报告期内,幂源科技的前五大供应商(均为独立第三方)合共分别占采购总额的68.6%、60.7%、66.9%和52.5%。其中,该公司最大供应商分别占採购总额的32.2%、26.9%、24.8%和24.0%。若失去主要客户及主要供应商的支持,幂源科技的业绩势必进一步下降。

另外,幂源科技还存在数十亿元的负债。截至2023年6月30日,幂源科技的负债总额约为25.9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30.60亿元,相对减少约5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幂源科技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为5.84亿元。

成立至今,幂源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KPCB China(凯鹏华盈)、名信中国成长基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星风投、软银中国资本、毅达资本、TotalEnergies、上汽集团、NXP等。

据招股书披露,幂源科技于2010年获得A轮100万美元融资,2011年获得B轮505.8万美元融资,2012年获得C轮1094万美元融资,2014年获得C1轮156.5万美元融资,2015年获得1200万美元D轮融资,2017年获得3709.4万美元E轮融资。

2021年12月,幂源科技获得7787.3万美元F轮融资,每股成本为1.77美元,对应的估值为6.92亿美元。同期,软银中国资本董事总经理John M.Guo斥资47.6万美元参与对幂源科技的投资,成本为1.77亿美元,估值则变成了6.98亿美元。

另在2019年5月,幂源科技因转换欠付EASE Fortune的贷款而获得3500万美元融资。与之对应的是,EASE Fortune得到了幂源科技35万股普通股,成为该公司的股东,每股成本为1美元。

本次上市前,KPCB China通过Power Sino Development Limited持股27.52%,Mahayana持股13.10%,周鹏持股9.55%,王扬持股0.75%,幂源科技非执行董事汝林琪的配偶Simon Meng通过Sky Green Enterprises Limited持股0.29%,朱家骏通过Starlite持股3.36%。

同时,14名现任及前员工及员工信托持股10.99%,其他上市前投资者持股34.43%。其中,王恩强通过天地人和基金持股7.8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通过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uada International持股2.63%,软银中国通过SBCVC Fund V Pte持股4.37%。

目前,周鹏为幂源科技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王扬为执行董事、联席主席兼联席总裁,Paul Maynard Beach III为联席主席,梁英杰为首席财务官(CFO),劳力为首席技术官(CTO)。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