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澜微”)撤回上市申请,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撤销保荐。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华澜微于2022年12月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原计划募资6.57亿元,将用于新一代硬盘阵列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企业级SAS SSD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特别说明的是,自2022年12月递交上市申请至今,华澜微并未更新招股书。不过,该公司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第一轮问询进行了回复,并在2023年12月更新了一版,补充了截至2023年6月末的财务数据等信息。
据招股书介绍,华澜微是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存储模组、存储控制器芯片及服务、存储系统及应用。其中,存储模组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消费类和行业类存储模组产品。
华澜微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围绕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领域积累集成电路设计、固件算法、存储颗粒筛选及应用、自动测试平台等存储产业底层软硬件技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数据存储产品体系,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据中心、云计算及特种行业。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华澜微的营收分别为2.91亿元、4.35亿元、5.95亿元和2.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66.24万元、-1.32亿元、-8752.19万元和2453.3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599.94万元、-1.24亿元、-9874.00万元和-4787.70万元。
据介绍,华澜微从事的存储控制器芯片领域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的特点,在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前,该公司需要持续进行投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公司的合并口径累计未分配利润约为-3.34亿元,尚未盈利且存在未弥补亏损。
华澜微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收入规模有可能无法支撑其进行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等活动,可能面临持续亏损的风险。预计首次公开发行后,该公司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对股东的投资收益将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另外,华澜微的营运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若该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取得盈利以维持足够的营运资金,可能导致其研发项目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将对该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华澜微的信息披露质量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质疑。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表示,该公司招股书重大事项提示和风险因素中的部分披露内容缺乏重大性、针对性,且部分重要风险因素的描述尚不具有针对性。
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出,华澜微未按规则要求披露科创属性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情况;中介机构其他申报材料的制作较为粗糙,存在数据、文字错误或遗漏;部分信息描述不具有连贯性、一致性。
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华澜微的保荐机构全面梳理、核对并修改完善该公司申报材料,提高信息披露和材料制作质量;要求保荐机构内核部门说明项目组提交的申请文件是否经质控、内核部门全面审核,是否存在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另据贝多财经了解,华澜微在招股书中称自身满足5项“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二”,如该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等。
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华澜微要求结合《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12月修订)》附件1中关于科创属性相关指标二的要求,具体分析论证公司均符合五项指标的依据是否充分,如否,请修改有关信息披露内容。
华澜微方面称自身满足3项“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二”,并表示该公司暂不适用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二之(一)和(四),涉及核心技术是否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等。
华泰联合证券方面表示,经核查,保荐机构、发行人(即华澜微)律师认为,发行人符合《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12月修订)》中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二中的第二、第三及第五条的规定。
华泰联合证券还称,申请文件已经质控、内核部门全面审核;结合底稿查验、对相关人员问询并要求补充尽调程序和信息披露等工作方式,督促项目组对申请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申请文件不存在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但在笔者看来,华澜微出现的诸多信息披露,华泰联合证券等中介机构有过失之责。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在问询函中强调,中介机构其他申报材料的制作较为粗糙,存在数据、文字错误或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