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苏州元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元澄科技”)及其保荐人安信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元澄科技于2023年5月递交招股书,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原计划募资约2.83亿元,将用于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升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天眼查App显示,元澄科技成立于2006年5月,前身为苏州希格玛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2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薛晨洋,股东包括薛晨洋、张君华、苏州实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据招股书介绍,元澄科技是一家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重点为数字政府、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技术服务及运维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元澄科技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依靠多年在信息技术领域积累的行业经验及核心技术,以信息集成技术、数据治理技术和数字使能等技术为支撑,打造智慧城市通用技术平台并形成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元澄科技的营收分别为1.96亿元、2.75亿元、3.63亿元和1.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04.35万元、5292.8万元、5271.69万元和1521.0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275.09万元、5037.49万元、5065.57万元和1437.6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澄科技存在业务区域相对集中的情形。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江苏省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6亿元、2.60亿元、2.14亿元和3372.49万元,占比分别为99.69%、94.58%、58.96%和33.60%。
元澄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江苏省内市场是该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省外市场的有序拓展。报告期内,该公司对江苏省内业务的依赖性显著降低,省外市场业务开拓情况良好,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按产品构成来看,元澄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收入、软件开发收入及技术服务收入、信息设备销售收入。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收入的贡献占比均在九成上下。
报告期内,元澄科技来自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87亿元、2.41亿元、3.41亿元和8865.68万元,分别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95.32%、87.48%、93.95%和88.33%。相比之下,该公司的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收入占比也在提升。
报告期内,元澄科技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7.08%、70.66%、61.86%和95.47%。同期,该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80.08%、34.21%、40.63%和70.67%。
本次上市前,元澄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薛晨洋,直接持有该公司2650.18万股份,占比为63.10%。同时,薛晨洋也是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薛晨洋先生之外,持有元澄科技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分别为张君华、苏州实投。
其中,张君华为元澄科技董事、董事会秘书,直接持有该公司1045.8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4.90%;苏州实投直接持有该公司210.01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00%。此外,张兴明、刘汉平、范俊、陈雪红分别持股3.00%、2.00%、1.60%和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