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巨额融资并购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爱尔眼科“重资产”的质疑,业绩增长较为依赖外延式并购,也引来了内生性增长不足的质疑。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爱尔眼科新增医院的营收占比达70%,净利润占比达52%。
7月5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36.5亿元。募集资金中的27.59亿元将用于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及补充流动资金,加快以区域龙头医院为平台向周边及下级医院辐射的连锁服务网络建设;8.91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
公告显示,此次定增募资拟迁址扩建长沙爱尔、沈阳爱尔眼视光、上海爱尔和南宁爱尔4个项目,以及新建湖北爱尔、安徽爱尔、贵州爱尔3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爱尔眼科发布定增公告的前几天,其股东却选择了减持股票。
7月3日,众生药业发公告称,所持爱尔眼科股票预计将于2021年7月9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未来将择机出售持有的爱尔眼科股票。此外,众生药业还将持有的湛江奥理德视光学中心有限公司100%股权、宣城市眼科医院有限公司80%股权转让给爱尔眼科,转让价格为3.1亿元。
此次定增仅仅是爱尔眼科大笔融资中的最新的一例。Wind显示,上市以来至今年6月,爱尔眼科直接或间接融资总额超过131亿元,所募资金大部分都投入到扩张之中。
例如2017年,爱尔眼科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约17亿元,用于9家眼科医院的股权收购、爱尔总部大厦建设、哈尔滨及重庆爱尔迁址扩建项目等。2020年,爱尔眼科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购买5家眼科类公司股权,这5家共拥有30家眼科医院。
据统计,2014年至2017年,爱尔眼科通过基金并购医院数量高达120余家。2018年,爱尔眼科收购陇西爱尔等6家医院,新建宁乡爱尔等23家医院及眼视光门诊部。2019年,爱尔眼科再度收购医院30家。2020年,爱尔眼科又收购了37家医疗机构。
大势并购让爱尔眼科积累了巨额商誉,大幅提升了资产负债率。更重要的是,巨额融资并购引发了投资者对于爱尔眼科“重资产”的质疑,业绩增长较为依赖外延式并购,也引来了内生性增长不足的质疑。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爱尔眼科新增医院的营收占比达70%,净利润占比达52%。
曾有投资者向爱尔眼科提问,如果剔除新设和并购医院后的营收增长率大概在多少,未来是否主要靠新设和并购驱动增长。对此,爱尔眼科表示:“近年来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内生增速,并持续提高全国医疗网络的广度、深度以及密度,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齐头并进,都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并没有给出任何支撑数据。
另外,数据还显示,即使大规模并购,爱尔眼科近年的业绩增速已经不断放缓。
2017年至2020年,爱尔眼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63亿元、80.09亿元、99.90亿元、119.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06%、34.31%、24.74%、19.24%。同期,爱尔眼科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3亿元、10.09亿元、13.79亿元、17.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31%、35.88%、36.67%、25.01%。
大规模扩张也引发医患纠纷不断。最著名的是近期爱尔眼科与抗疫医生艾芬的纠纷,后者通过微博多次发布对爱尔眼科的批评意见,近期甚至指出爱尔眼科涉嫌“无证行医”。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2014-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计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至于各类投诉更是不断。
一位长期从事医疗行业投资的专家表示,眼科行业投资周期比其他行业更长,如果扩张过快,可能就忽视了安全、质量等因素,导致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