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产经

永杰新材将上市:募资缩水超10亿元,还要还贷,业绩波动明显

根据公告披露,永杰新材此次上市的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0.1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9.32亿元。而此前招股书则显示,永杰新材原计划募资20.89亿元。这意味着,永杰新材的募资金额缩水了10.75亿元,缩减比例超过50%。

来源:贝多财经

2025年2月28日,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杰新材”,SH:603271)开启申购,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上市,永杰新材的发行价为20.60元/股,发行新股1920万股。

根据公告披露,永杰新材此次上市的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0.1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9.32亿元。而此前招股书则显示,永杰新材原计划募资20.89亿元。这意味着,永杰新材的募资金额缩水了10.75亿元,缩减比例超过50%。

贝多财经了解到,永杰新材计划募资将用于锂电池高精铝板带箔技改项目、年产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技改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其中,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拟投入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永杰新材曾于2012年3月递交上市申请文件,彼时的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而在2014年6月,该公司则撤回申报材料。更早之前,永杰新材曾于2007年谋划境外上市,但未能成行。

据招股书介绍,专业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包括铝板带和铝箔两大类。其中,铝板带箔是众多下游行业继续深加工的基础材料,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车辆轻量化、新型建材和电子电器等下游产品或领域。

贝多财经发现,永杰新材的业绩明显波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永杰新材的营收分别为63.03亿元、71.50亿元和65.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3.54亿元和2.3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8亿元、3.66亿元和2.47亿元。

对比可知,永杰新材2023年度的收入、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规模均较2022年大幅下滑。其中,2023年度的收入金额稍高于2021年,净利润规模低于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则略高于2021年。

而在2024年上半年,永杰新材的业绩则有所复苏。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37.32亿元,2023年同期为28.22亿元;净利润1.64亿元,2023年同期为8500.15万元,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对于面临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永杰新材在此前问询回复中称,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存在波动,但销售总量保持稳定。2023年第2、3、4季度,该公司的收入、利润和销量环比均实现增长。

对于大额未弥补亏损,永杰新材方面称,该情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2014年和2015年亏损所致。2016年-2018年,该公司基本达到盈亏平衡。截至2019年初,该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约为-1.94亿元。

而2014年、2015年亏损,主要是前次申报在审期间,该公司主要通过银行借款筹措资金投入“年产1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生产项目”。截至2013年末,该项目总投入10.34亿元,其中通过银行借款筹措资金投入规模为8.13亿元。

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转固后达产前利息支出、折旧与摊销等增加以及转固后短期内规模效应较弱等原因,导致永杰新材2014年-2015年产生巨额亏损。其中,2014年净亏损约1.53亿元,2015年净亏损约1.46亿元。

另据最新招股书披露,永杰新材2024年度的营收约为81.11亿元,较2023年的65.04亿元增加24.71%;归母净利润约为3.19亿元,同比增长34.28%;扣非后净利润约为3.19亿元,同比增长29.54%。

本次上市前,永杰新材的实际控制人为沈建国、王旭曙夫妇。其中,沈建国、王旭曙夫妇通过永杰控股控制该公司47.86%的股权,沈建国直接持有该公司20.51%的股权,通过杭州望汇控制该公司0.87%的股权,合计控制永杰新材69.24%的股权。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8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前身为浙江东南铝业有限公司(简称“东南铝业”)。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4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沈建国,主要股东包括浙江永杰、沈建国等。

据招股书披露,东南铝业于2003年由永杰新材实际控制人沈建国的母亲钱玉花、香港超卓分别出资588万美元、392万美元,分别持股60%、40%。其中,香港超卓由沈建国妻子王旭曙持股90%、赵伟平代沈建国持股10%。

对于香港超卓的392万美元出资,系赵伟平于2003年至2006年期间出借给沈建国。2007年,永杰新材前身——东南铝业谋划境外上市,钱玉花、香港超卓分别将股权转让给沈建国妻子王旭曙一人持股的境外公司东南集团。

因东南集团与香港超卓均为沈建国控制,故不涉及转让款支付,东南集团向钱玉花支付的588万美元是2007年7月至8月由赵伟平提供的借款。换句话说,沈建国、王旭曙夫妇先后向赵伟平借款980万美元。

直至2011年2月,沈建国才通过东南集团向赵伟平偿还980万美元借款本息。据沈建国夫妇与赵伟平于2007年6月签订的《借条》,约定借款本金1028万美元,本息合计1182.2万美元,另加已偿还的102万美元,共计1284.2万美元,于2010年、2011年偿还。

对此,上海证券交易所曾要求永杰新材说明赵伟平的从业经历,与发行人(即“永杰新材”)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关系,赵伟平向实际控制人沈建国夫妇借款的资金来源,先后两次提供借款且借款期最长达近8年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另外,东南铝业于2011年9月改制为股份,并更名为“永杰新材”。而2012年,永杰新材则正式申报上市,但2014年则主动撤回,主要原因是“业绩下滑影响”。此次冲刺A股上市,永杰新材再度上演了“业绩变脸”。

单就2024年10-12月(第四季度)而言,永杰新材的营收约为22.61亿元,同比增长21.56%;归母净利润8383.83万元,同比微增0.79%;扣非后净利润7807.34万元,同比则下降5.05%。

不过,永杰新材预计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约为18.0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变动7.87%至25.85%;预计归母净利润68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变动2.15%至27.69%;预计扣非后净利润68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变动3.75%至29.69%。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