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地产

阳光城真实负债率存疑,被爆批量拒付2亿元票据

通常来说,房地产企业真实负债率越高,机构收取的利率就越高。据媒体统计,阳光城的资金成本已经越来越贵。2020年末,阳光城更被爆批量拒付2亿元的票据,或从侧面印证了其真实负债率水平存疑。


  来源:中访网

    通常来说,房地产企业真实负债率越高,机构收取的利率就越高。据媒体统计,阳光城的资金成本已经越来越贵。2020年末,阳光城更被爆批量拒付2亿元的票据,或从侧面印证了其真实负债率水平存疑。

  保持利润增长与降低负债率之间的冲突

  阳光城公布的业绩快讯显示,其2020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27.28亿元,同比增长35.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3亿元,同比增长31.42%;资产负债率82.89%,较去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30.67%,较去年末下降5.85个百分点,净负债率93.38%,较去年末下降44.83个百分点。

  从阳光城公布的数据来看,其两项负债率标准都有降低。

  但是,2020年8月13日阳光城执行董事吴建斌才刚刚在公开演讲中表态:“企业要想实现快速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继续要追求高周转的打法,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高财务杠杆是根本降不下来,一是没有这个条件,二是也没有降的理由,三是它能够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从心理上也不需要(降)。“

  吴建斌发表上述讲话的背景是阳光城引入引入泰康逾33亿战略投资,并签订了长达10年的业绩对赌。为了完成对赌目标,阳光城在此后10年间都须保持一定要求净利润增长。这对依靠高杠杆、高周转谋取规模增长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大概率意味着居高不下的债务率。

  看起来阳光城实现了保持利润增长和降低负债率两者兼得。

  阳光城真实负债率存疑

  不过,阳光城曾被质疑通过“明股实债”的方式掩盖真实负债率水平。

  有分析指出,阳光城近年业绩的逐年翻番,而财务报表所示归属于母公司权益在股东权益占比却连年递减。纵观阳光城近6年财报及公示信息可知,归属于母公司权益在股东权益中的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5年开始骤降,占比由87.43%降至51.38%。

  与此同时,其归属于母公司权益在股东权益占比也在不断减少。这似乎又印证其合作开发项目规模的增加,有“明股实债”之疑。

  为此,阳光城还收到过深交所的监管函。阳光城回复解释其权益性投入。但作为权益性投入的财务资助,让人怀疑是在“表外输血”,掩盖了阳光城的真实负债率。

  此外,2017年,阳光城发行了40亿元永续债。2018年-2019年,阳光城永续债规模均为50亿元。永续债不会计入企业负债,表面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一般被理解为房地产企业美化财务数据的“会计术”。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末,有消息称多位阳光城供应商反应阳光城集团下属子公司开具的商票出现成批次拒付,涉及金额约2亿,遭持票人联合追讨票款,且该批票据还有阳光城集团的保证担保。这或从侧面印证了其真实负债率水平存疑。

  融资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融资利率水平是检查房企真实负债水平的“试金石”。通常情况下,一家房地产企业真实负债率越低,机构就越愿意给房企融资、且利率越低;反之,房地产企业真实负债率越高,机构收取的利率就越高、甚至拒贷。

  但据媒体统计,阳光城的资金成本已经越来越贵,最近几期负债平均融资成本超过了7%,而行业平均水平为6%。根据Wind数据,2019年阳光城发行的多笔美元债票面利率在10%上下,今年1月份阳光城在新交所发行的一期规模3亿元,为期3.2年的美元债,票面利率已经达到9.25%。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城近年的盈利能力一直偏弱。近年,阳光城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26%左右,即使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并没有大的起色,依然为26.5%,另外,净利率只有7.3%。偏高的融资成本,无疑会侵蚀阳光城本就不高的利润。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