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主编推荐

碰瓷国家队,云从科技上市路坎坷

虽然背靠国资大树,让云从科技更多地获得官方资本的青睐和扶持,但其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以及产品落地能力始终遭到外界质疑。

来源:中访网

沉寂已久的人工智能行业最近又泛起涟漪,行业巨头云从科技、旷世科技、商汤科技将分别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谁将会是“AI第一股”成为行业议论的焦点,自封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的云从科技尤为引人关注。

穿上国资马甲,就当自己是国家队了

作为AI四小龙中成立最晚的公司,云从科技的业绩明显逊色于其他三家,但在其官网上,云从科技却给自己打上了“人工智能国家队”的标签。然而招股书显示,只有南沙金控、国新资本、上海联升、广东创投四家国资入股云从科技,持股最多的南沙金控所占比例不过2.21%。不过,其他两家巨头商汤和旷视都有外资注入,这可能就是云从科技仅凭4.7%的国有资本占比,就吹自己是国家队的底气。

亏损与营收齐飞,毛利率处行业下游

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在2018年至2020年三年,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08亿元、-6.90亿元,即三年亏损约25.79亿元。

而亏损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巨大。云从科技研发费用在2018年-2020年三年间,分别是1.5亿元、4.5亿元、5.8亿元,研发在营收占比也逐年增高,分别是30.61%、56.25%和76.59%。

云从科技的主营业务分为人机协同操作业务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18年-2020年,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5.55%、89.30%和 73.78%。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18%、23%、28%。两者相加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1.46%、38.89%和52.87%。而同为AI巨头的商汤科技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披露,其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6.8%、70.6%和73.0%,比云从高了一大截。

行业由蓝转红,云从缺乏核心竞争

虽然背靠国资大树,让云从科技更多地获得官方资本的青睐和扶持,但其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以及产品落地能力始终遭到外界质疑。

从专利指标上看,四大AI巨头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的发明专利申请分别为,5002、1333、482和409件,其中云从科技的发明专利量是最少的。

从外部环境看,云从科技不仅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该类厂商在硬件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有着深厚积累。而且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等也纷纷进军AI赛道,逐步推进 AI技术落地。相比于“AI四小龙”来说,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互联网巨头将会更有优势。AI行业俨然已成为一片红海。

一边裁员,一边激励

据脉脉上认证的云从科技员工表示,云从在上半年裁员30%,而且这次是上一次裁员30%之后的又一次减员。在四月,云从科技也进行过一次裁员20%的动作,甚至还同时全员降薪20%。

与之相对应的是,云从科技在近几年支付了大额的股权激励费用。数据显示,云从科技2019年度的管理费用为14.67亿元,同比2018年飙升23倍。2020年度,部分被激励对象离职将其原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其他原有或新增被激励对象,云从科技确认股份支付费用6683.26万元。

一边裁掉普通员工,一边进行股权激励,这种“打一棍子,又给个枣”的操作究竟是“激将法”还是高管套现,云从科技属实让人捉摸不透。

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云从科技是四巨头中的小弟弟,但其后劲大小令人质疑,眼看“老大哥”商汤科技拿着耀眼业绩赴港IPO,云从科技的财报的确有点拿不出手。究竟两家竞争对手上市后表现如何,中访网将持续关注。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