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9月27日,公牛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因违反反垄断法被处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3%的罚款,计2.9481亿元。根据公告,上述处罚金额占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3%,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的12.74%。
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公牛集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一)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规定,构成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行为。
公牛集团在公告中称,公司收到反垄断立案调查告知后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董事长兼总裁为组长的反垄断合规自查及整改小组,组织内部全面自查、整改和落实,不断强化企业及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守法合规经营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集团曾在2021年8月6日收到政府补助款2.59亿元。这也意味着,本次处罚并不会对公牛集团的利润水平造成负面影响。公牛集团也表示,处罚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贝多财经了解到,本次处罚距离公牛集团上市还不到2年时间。公开信息显示,公牛集团创立于1995年,主要经营插座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0年2月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59.4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5.67亿元。
截至2021年9月27日,公牛集团的股价收报163.99元/股,总市值为985.93亿元。相比之下,其股价曾在2021年1月13日达到257.30元/股(不复权为259.90元/股),对应的市值超过1500亿元。
而后,公牛集团的股价“坐上过山车”,曾在2021年3月最低跌至164.55元/股。2021年7月12日,公牛集团的股价也曾上涨至229.88元/股。今年9月22日则一度跌至153.10元/股,创造年内股价新低。
这意味着,公牛集团的股价在过去70天的时间内累计下跌约三成(累计跌幅为33.40%),在过去半年(8个月)的时间内累计下跌约四成(累计跌幅为40.50%),对应的市值已经不足1000亿元。
贝多财经了解到,公牛集团的财务指标相对良好。
数据显示,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53.66亿元、72.40亿元、90.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2.85亿元、16.7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14亿元、12.0亿元、15.56亿元。
2021年上半年,公牛集团的营收为58.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1.09亿元增长41.65%;净利润14.2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8.04亿元增长76.85%;扣非后净净利润为13.2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8.04亿元增长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