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暂未扭亏

2022/3/19 10:28:20 0人评论 1548 次

截至目前,依生生物尚未更新材料继续进程。这代表着,依生生物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彻底失败。据贝多财经了解,发行人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未于6个月内完成上市将自动“失效”。而在3个月内更新材料,即可延续港股IPO申请资格。

e82a618ab6bf427ca33dea3d643ee4d0.jpg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贝多财经了解到,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依生生物”)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宣告失败。此前的2021年3月8日,曾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但在2021年9月后“失效”。

截至目前,依生生物尚未更新材料继续进程。这代表着,依生生物首次冲刺港交所上市彻底失败。据贝多财经了解,发行人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未于6个月内完成上市将自动“失效”。而在3个月内更新材料,即可延续港股IPO申请资格。

换句话说,“续表”后仍可继续原有申请进度,而超过9个月未续表则需要重新排队。除了依生生物外,智云健康、思派健康科技、瑞科生物等曾自动“失效”并续表而进行进程,其中瑞科生物已通过聆讯。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暂未扭亏,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


早前招股书显示,依生生物是一家人用疫苗研发商。依生生物介绍称,该公司发现、开发、制造及商业化针对存在巨大未获满足需求的传染病以及癌症的新一代疫苗及治疗性生物制品,并拥有具强劲增长潜力的已上市创收产品。

根据介绍,依生生物拥有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的三个候选在研产品,包括皮卡狂犬病疫苗、皮卡YS-ON-001及皮卡YS-HBV-001;及四种针对COVID-19、HBV、流感及具有巨大医疗需求的癌症的临床前阶段候选在研产品。

当前,依生生物的产品主要为狂犬病疫苗。依生生物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该公司推出的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YSJA)是首个在中国开发的无铝佐剂冻干狂犬病疫苗,并于中国已实现商业化,已有超过1600万人接种。

不过,依生生物的收入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截至2019年3月31日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财年(以下“2019财年”和“2020财年”),依生生物的营收分别为79.1万元、549.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96.7万元、2768.2万元。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暂未扭亏,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

来源:依生生物招股书。

而在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半年内(2021年财年上半年),依生生物的营收为345.9万元、而2020财年同期为264.5万元;期内亏损(净亏损)为2.28亿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为7839.3万元。

据了解,依生生物在境内的主要经营主体为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即“依生生物”),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辽宁生物技术公司,后在2000年更名为沈阳生物工程公司,2005年更名为“依生生物”,最新注册资本为72018.5314万元。

早前,依生生物的股东为沈阳市新城子区财落镇大辛屯二村民委员会,市场主体类型为“集体所有制”,但在2005年6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同时,张译、杜献松则开始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暂未扭亏,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


其中,张译成为依生生物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暂未扭亏,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


在依生生物上市前,其控股股东为其董事长张译、密蕊(张译的配偶)、张旭(张译的子女)、张楠(张译的子女),分别间接持有该公司46.87%、5.47%、2.91%、2.91%的股份,且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依生生物58.17%的股份。

企查查信息显示,依生生物于2009年再度发生工商变更,沈阳市新城子区财落镇大辛屯二村民委员会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后在2010年新增了多名个人股东。这意味着,依生生物通过变更将集体资产逐步变成了个人资产。

2020年,依生生物再度变更市场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成“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股东新增依生生物科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多名个人股东则退出。

依生生物首次冲刺上市失败:暂未扭亏,集体资产变张译家族资产?


时间来到2021年1月,依生生物摇身一变,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类型的企业。随后的2021年3月,依生生物便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至今未果。

在递表前的2021年2月,依生生物曾宣布完成逾1.3亿美元B轮融资,由海松资本、奥博资本联合领投。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