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瑞思教育(NASDAQ:REDU)动作不断。一方面,该公司持续推进和智电NaaS合并一事,并公布了后者的财务数据。另一方面,瑞思教育也在拯救自身的股价,以保住上市公司的地位。
2022年6月1日,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将ADS(美国存托凭证)所代表的公司股份数量从每ADS代表2股变为每ADS代表10股。根据介绍,这一比率变更预计在2022年6月10日生效。
换句话说,瑞思教育将进行反向拆股,即将ADS执行五分之一反向拆分,但并不发行新股。笔者了解到,瑞思教育的ADS价格预计将在2022年6月10日预计将增至原来的五倍,相对增加四倍。
另外,瑞思教育和智电NaaS的合并事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瑞思教育危机暂时解除,快电欲借壳
值得一提的是,瑞思教育曾遭到纳斯达克的红色警告。2022年4月,瑞思教育曾发布公告称,其收到纳斯达克市场关于最低价合规的通知。通知要求,瑞思教育需维持每股1美元的最低收盘价,否则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除了瑞思教育外,品钛(NASDAQ:PT)、房天下(NYSE:SFUN)、乐居(NYSE:LEJU)、九洲大药房(NASDAQ:CJJD)等中概股也曾采取了反向分拆,试图增加ADS价格,以重新满足纳斯达克最低买入价要求。
贝多财经了解到,瑞思教育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ADS价格增加。2022年4月13日,瑞思教育的股价(ADS价格)收报1.10美元/ADS,此后股价均高于1美元/ADS,一定程度上已经解除了“危机”。
而在2022年2月9日,瑞思教育的股价曾跌至0.42美元/ADS,创造历史新低。股价重振的背后,和瑞思教育推进和NaaS合并事宜。据瑞思教育此前披露,其董事会于2022年1月6日收到一份无约束力的业务合并建议,对象经营电动汽车生态系统中的业务。
此后的2022年4月29日,瑞思教育发布公告称,在同日举办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与批准了公司与NaaS的合并。其中,NaaS为一家充电桩运营及服务企业,英文名为“Dada Auto Inc.”。
公开信息显示,NaaS为当前中国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提供商之一,是能源物联网及新零售公司能链集团(简称“能链”)的新能源业务板块——快电。除了快电外,能链集团旗下还拥有团油、能链云、能程科技(能链物流)等业务。
这意味着,NaaS(快电)将借壳瑞思教育成为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提供商。
快电APP已变更运营方,智电呼之欲出
据了解,快电关联的主体包括快电动力(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安吉嘉裕大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蔚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蔚睐科技”)。其中,快电动力(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快电北京”)为快电早期的运营方。
早前,快电北京的曾包括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王阳、郑琳奕等。其中,王阳为能链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2021年4月,快电北京曾发生工商变更,王阳等人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由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接管。
在推动与瑞思教育并购时,NaaS公司CEO Cathy Wang(王阳)曾称,“我对这个独一无二的并购机会感到无比兴奋,在过去的两年中,NaaS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车市场带动下,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合并后的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延续其强劲的增长趋势”。
2021年9月,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则退出快电北京的股东行列,由自然人持股。2022年5月31日,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吉智电”)则成为快电北京的全资股东。
据了解,安吉智电成立于2021年12月,王阳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全资股东为注册在中国香港的FLEETIN HK LIMITED。而据瑞思教育早前公告披露,FLEETIN HK LIMITED为NaaS成立的中间控股公司之一,并在2021年12月设立了安吉智电。
NaaS在2022年初进行了一系列交易,并对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进行重组。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安吉智电向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北京车主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后者则于2021年8月收购了智电优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电优通”)。
图:重组完成后NaaS公司结构
根据工商信息系统,智电优通成立于2020年9月,早前股东为快电北京,能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戴震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经理。2021年11月,智电优通发生工商变更,戴震全面退出,并由快电联合创始人于翔接任。
值得一提的是,快电APP当前的主体已经由快电北京更改成了浙江安吉嘉裕大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蔚睐科技。根据介绍,蔚睐科技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行服务业的第三方聚合服务商。
而从公开的股权关系上来看,浙江安吉嘉裕大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蔚睐科技均与能链无关。
戴震、王阳等担任要职,NaaS收入飙升
据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交易完成后,NaaS将成为瑞思教育的全资子公司。其中,NaaS现有股东和瑞思教育现有股东将分别拥有合并后公司约92.9%和7.1%的已发行股份。另据介绍,合并交易将于2022年年中左右完成。
有关合并完成后,戴震预计将担任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职务,王阳为执行董事、CEO,孙玮临、Zhongjue Chen、Bin Liu均为董事,赵磊出任首席财务官一职。其中,Zhongjue Chen是贝恩资本亚洲董事总经理。
值得关注的是,赵磊曾任乐信集团资本运营中心总经理一职,2021年中旬,赵磊以及原乐信CFO曾岩加盟能链,其中曾岩任合伙人兼CFO,赵磊担任财务副总裁。同年7月,赵磊开始担任NaaS首席财务官,而曾岩则在2022年5月加入汽车之家并任CFO。
目前,瑞思教育和NaaS已经报送最新年报数据,接下来还将推进更换股票代码等流程性步骤。交易完成后,瑞思教育有望更名为NaaS。这也意味着,NaaS将成为首个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充电服务企业。
瑞思教育2022年5月31日报送的财务数据显示,NaaS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NaaS的总收入为1.61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720.6万元增长3.3倍。其中,线上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服务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2倍。
不过,NaaS并未实现盈利。2020年、2021年,NaaS的净利润分别为-8220万元、2.523亿元(3960万美元),均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也意味着,NaaS于2021年的亏损规模同比扩大2.1倍。
对于亏损规模飙升,NaaS归因于销售和营销费用大幅增加。2021年,NaaS的总运营成本为2.676亿元(4200万美元),而2020年为8800万元,同比增长204.1%。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NaaS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0万元。
结语
整体而言,NaaS的体量在过去的一年增长了3倍。而若双方交易完成,瑞思教育新主体对应的股价同样有望大幅增长。况且,双方在达成合作意向时正是瑞思教育等代表的中概股处于历史最低位时期。
而随着中概股的价值回归,瑞思教育的股价也从2022年2月中上旬的最低值0.42美元/ADS,逐步增长至2022年5月31日收盘的1.37美元/ADS,累计涨幅超过226%。未来,智电NaaS正式借壳上市后或将更上一层楼。
而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NaaS于2019年开始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从其为第三方充电站运营商提供的充电量以及连接到其网络的公共直流快充桩数量来看,NaaS已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之一。
相关信息显示,NaaS的联网充电桩目前已渗透到中国288个城市,直流快充覆盖率在国内所有公共直流快充充电桩中达到61.8%,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量中约有18%是通过NaaS来完成的。
据了解,在美股市场的充电桩相关企业还有ChargePoint(NYSE:CHPT)、EVgo(NASDAQ:EVGO)、Blink(NASDAQ:BLNK)等。其中,ChargePoint在2021年录得2.5亿美元的收入,而EVgo、Blink同期分别为2221万美元、2094万美元。
对比来看,NaaS在2021年的营收1.61亿元(合2530万美元)次于ChargePoint,但高于EVgo、Blink。截至2022年6月2日美股收盘,EVgo、Blink的市值分别为26.48亿美元、6.84亿美元,市销率(PS)分别为78.72倍、21.69倍。
若按NaaS在2021年的收入2530万美元计算,套入Blink的21.69倍,则NaaS的估值应为5.49亿美元,若按照EVgo或ChargePoint计算则更高。而截至2022年6月2日美股收盘,瑞思教育的市值仅为9776.24万美元,仍处于低估状态。
展望未来,NaaS(智电)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唯一的问题是“晋升速度”。另外,能否扭亏为盈,也是该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