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

晶导微撤回上市申请材料:曾计划募资约5亿元,孔凡伟为实控人

2023/8/3 11:50:39 0人评论 7110 次

报告期内,晶导微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31%、35.47%和21.52%,存在一定的波动。晶导微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2年以来,该公司订单量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固定成本提升,且原材料采购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导致产品成本有所提高。

来源:贝多财经

又一家公司撤回上市申请。8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山东晶导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导微”)和其保荐机构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因此,证监会决定终止对其发行注册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晶导微首次递交招股书至今已有3年。贝多财经发现,晶导微的上市申请材料于2020年7月6日获得受理,2021年9月1日获得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1年11月提交注册,合计递交了11个版本的招股书。

天眼查信息显示,晶导微成立于2013年7月,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6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孔凡伟,共对外投资了2家企业,主要股东包括孔凡伟、冯焕培、曲阜晶圣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贝多财经了解到,晶导微原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冲刺上市,晶导微计划募资约5.26亿元,将全部用于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及测试产业化建设项目二期。

据招股书介绍,晶导微的主营业务为二极管、整流桥等半导体分立器件产品以及集成电路系统级封装(SiP)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应用于LED照明、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电网、光伏、电源驱动、通讯等领域。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晶导微的收入分别为8.10亿元、16.44亿元和11.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224.46万元、3.36亿元和6403.45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500.17万元、3.27亿元和5017.56万元。

贝多财经发现,晶导微的主要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其中包括二极管、整流桥等。报告期内,晶导微来自二极管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04亿元、9.34亿元和5.9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42%、59.51%和54.38%。

晶导微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按照客户提供的产品规格、质量要求和供货时间组织所需产品的生产。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满足客户需求的多品种、多批次、定制化的柔性生产组织模式。

据了解,晶导微的部分收入来自境外。报告期内,该公司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分别为6.10%、4.74%和5.83%,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包括印度、韩国等。另据介绍,该公司国内销售的直销厂商及经销渠道的终端厂商多为国内各大LED照明厂商及电源厂商。

报告期内,晶导微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31%、35.47%和21.52%,存在一定的波动。晶导微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2年以来,该公司订单量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单位固定成本提升,且原材料采购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导致产品成本有所提高。

本次上市前,孔凡伟直接持有晶导微42.97%的股权。同时,孔凡伟持有晶圣投资53.38%的份额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晶圣投资持有该公司7.19%的股权。据此,孔凡伟通过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合计控制晶导微50.16%的股权,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IPO前,孔凡伟持股42.97%,冯焕培持股9.67%,晶圣投资持股7.19%,福建安芯持股6.27%,李丐腾持股5.75%,飞科投资持股5.06%,郑友鹏持股4.31%,段花山持股3.78%,郑渠江持股3.60%,徐州睿德信持股3.35%。

同时,烟台鲁申持股2.91%,李道远持股1.44%,青岛聚合盛持股1.25%,苏州聚力三行持股0.90%,深圳睿德信持股0.83%,颜晓东、苏州众汇寄托均分别持股0.36%。其中,孔凡伟为晶导微董事长,冯焕培为该公司董事,李丐腾为董事,段花山为董事兼副总经理。

另据招股书介绍,孔凡伟曾于2013年7月至2023年3月担任晶导微总经理,而后该职位被李国鹏取代。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