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ETF进化论
在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跌破6000亿后,周五A股迎来放量反弹,三大指数走出一根大阳线,收复本周下跌失地
北向资金昨天净流入75亿,本周净流入0.29亿,逆转了8月中旬以来,连续6周的净流出情况。本周融资累计买入43.87亿,融资余额最新达15207.88亿,创近4个月新高。
市场情绪明显回升,全A成交额快速回升到7663.62亿,环比前一交易日上升1866.57亿。
消息面上,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1
万亿巨头被开巨额罚单
芯片巨头英特尔本周跌9.77%,最新市值143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448亿。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重新对英特尔处以3.7636亿欧元(约合29.24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原因是英特尔滥用其在PC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来打压竞争对手。
公告显示,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英特尔向三家计算机制造商付款,要求它们停止或延迟推出搭载了竞争对手芯片的产品,并限制这些产品的销售渠道。直到2007年,英特尔使用非法手段打压对手的行为才被正式提起诉讼。
就在2009年,欧盟委员会曾因此事对英特尔处以10.6亿欧元(约合82.34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笔罚金在当时创下了欧盟反垄断罚金之最。欧盟表示,多年来英特尔故意通过多种手段打压竞争对手,损害了数百万欧洲消费者的利益。
不过,2022年1月欧盟普通法院部分废除了2009年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并取消了对英特尔的罚款。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近期英特尔被欧盟“翻出旧账”。欧盟委员会网站当地时间2023年9月22日发布消息称,英特尔公司在x86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的计算机芯片市场中滥用支配地位,重新被罚款约3.7636亿欧元。
就在今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了《芯片法案》。法案要求,到2030年欧盟芯片产量占全球的份额应从目前的10%提高至20%,满足自身和世界市场需求。
此前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20日报道,美国英特尔公司6月19日正式决定在德国东部新建半导体工厂,总投资额超过300亿欧元,创下海外企业在德国直接投资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当地时间9月21日,欧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该方案通过“欧洲芯片计划”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鼓励公共和私营企业对芯片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制造设施进行投资。
根据芯片法案,到2030年欧盟将汇集来自欧盟机构和各成员国111.5亿欧元公共投资,并将利用大量私人投资。
欧盟委员会强调,欧洲在全球半导体生产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0%,并且严重依赖第三国供应商,如果全球供应链严重中断,欧洲工业部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耗尽,导致欧洲工业陷入停滞。
2
消费主题基金募集户数再创新低
A股结构性行情上演到极致,体现在权益基金市场,新产品发行冰火两重天。
TMT赛道、跟踪美股市场的相关基金产品募集户数遥遥领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主题基金发行则遭遇冷水,募集户数再创新低。
美股市场今年赚钱效应爆棚,资金借道QDII基金买美股。博时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一只标普主题跟踪石油天然气的发起式新基金产品,募集认购户数多达4260人。
汇泉基金发布公告显示,旗下一只发起式基金产品的募集认购户数接近1000人,该产品的基金经理策略偏好主要为电子、科技、互联网等TMT赛道。
广州一家公募发布的公告显示,旗下一只发起式新基金产品尽管并未明确行业主题,但挂名的基金经理偏好消费,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产品的核心仓位大多指向消费,最终该基金产品的募集户数仅有81人。
9月20日,北方一家公募发布公告称,旗下一只消费主题基金募集资金规模约1000万元,募集有效认购户数仅有3人。
从权益市场看,消费基金发行受阻,大消费行业正处于寒冬。要说这两年比较惨的板块,大消费能排进前五。
2019和2020年算是消费行业的大年,2021年2月18日消费板块创下历史新高后,开始长达2年半的回调,坚守消费行业的老将在这一期间,旗下基金净值跌幅超40%。
机构也在抛消费股,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基金消费持仓占比16.2%,北向资金持仓消费股占比16.6%,均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对于消费板块,私募大佬林园在今年6月就曾喊话,现在的消费板块,已进入到一个合理的投资范围,其它领域的账不好算,因为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过剩的,而消费品都有保质期,包括食品或者医药,生产者会根据市场进行产品调节,即使产品是过剩的,我们也比较容易做出相应的判断。
3
第二批科创100ETF来了
继第一批科创100ETF火速上市后,科创100ETF迎来重磅“玩家”。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上报的第二批科创100ETF已上报并获受理。
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南方基金四大公募巨头都是股票ETF和公募基金行业头部机构,公司的渠道资源和品牌号召力强,叠加当前市场回暖,业内人士预计,新一批科创100ETF产品有望出现较好的发行成绩。
今年8月7日,科创100指数发布实时行情,仅隔两天,博时、鹏华、国泰、银华在内的四家基金公司刚刚拿到科创100ETF的首批授权。
首批科创100ETF产品于8月28日开始认购,认购共5天,四只科创100ETF合计首发规模为69.5亿元。其中,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发行规模26.61亿元,募集规模最大;国泰、银华、鹏华的发行规模均超过13亿。
9月15日,全市场首批发行的4只科创100ETF正式上市交易。整体交易活跃,合计成交达14.56亿元,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昨天市场普涨,科创100ETF涨幅超2%。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9月22日,第二批4只科创100ETF紧锣密鼓上报并获证监会受理。
科创100指数是继科创50指数后第二只科创板宽基指数,囊括了科创板中层市值和流动性较好的优质标的,填补了科创板中层市值指数的空白。
今年以来,公募加快对ETF产品的布局,3季度申报的ETF产品比去年的两倍还多。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日渐成熟,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可能越来越大,而被动投资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