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9月28日,贝多财经了解到,撤回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后,“医管家”母公司上海益中亘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中亘泰”)将拟再度冲刺A股上市。
据了解,益中亘泰已于近期向证监会报送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主板、B股)核准》材料。如若获批,益中亘泰将再度递交招股书。
曾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此前,益中亘泰曾在2020年7月在创业板递交招股书,期间历经两轮问询。此外,因发行人及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该公司两次主动“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
而2021年5月28日,益中亘泰更是选择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对此,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但在4个月后,益中亘泰“卷土重来”。
财务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6个月(上半年),益中亘泰的收入分别为6.13亿元、8.08亿元、10.43亿元和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4.08万元、4509.90万元、5770.15万元和6528.12万元。
据了解,益中亘泰的主要品牌为“医管家”系统,公司定位为医院后勤管理专家。益中亘成立于2002年,医院后勤服务业务为该公司核心业务。招股书显示,其2019年和2020年1-6月的医院后勤服务收入占比超过95%
所谓的医院后勤服务,指的是从事医院环境管理、运送管理、秩序维护、工程管理、送餐服务、导医服务、电梯服务、餐饮服务、绿化养护、停车场管理、人事托管等后勤支持管理服务。
根据介绍,益中亘泰服务的医院以三级医院为主,包括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截至2020年6月末,其共130余家医院,分布在全国71座城市。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益中亘泰的医院项目留存率分别为97.78%、94.50%和94.21%,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即便如此,益中亘泰的存量医院项目留存率依然处于高位,客户粘性较强。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益中亘泰宣称其结合“滴滴抢单”和“共享模式”等互联网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其中包括引入“抢单”模式等,进而形成多劳多得的激励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针对增值产品,益中亘泰推出了共享微波炉、共享轮椅、共享陪护床、复印机等增值服务。益中亘泰称,其通过引入“共享模式”,有效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
根据招股书,益中亘泰拟发行不超过3333.34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拟募资金额为5.18亿元,主要用于人力资源与培训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与品牌建设项目、创新设计中心及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益中亘泰的实际控制人朱春堂通过直接或间接(包括其目前高秀芳)的方式控制公司的股权比例达93.3333%,股权十分集中。据了解,朱春堂担任益中亘泰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除了朱春堂外,益中亘泰的高管还包括董事、副总经理宋天骏,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沈琦,副总经理陈荒明等。其中,宋天骏、沈琦、陈荒明间接持股0.29%、0.10%、0.18%。
据了解,陈荒明于2019年3月入职,益中亘泰的原财务总监郑璐嘉2019年11月离职。而后,益中亘泰于2019年12月5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同意聘任沈琦为财务总监。
员工离职率超过20%
贝多财经发现,作为一家派遣服务类公司,益中亘泰的离职率长期居高不下。2017年至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离职率分别为40.27%、36.81%、34.95%和22.65%,逐年走低,但仍高于20%。
益中亘泰解释称,其报告期内的员工离职主要为基层项目员工的正常流动。因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较多基层员工均为退休人员、农村人员等,此类人员稳定性较低、可替代性较高,流动性也较高。
相比之下,益中亘泰在报告期内的中层、高层人员基本保持稳定。益中亘泰认为,其前述离职率符合行业特征,不会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共有员工24480人。
报告期内,益中亘泰因劳动关系人身损害纠纷支出为188.95万元,因劳务关系人身损害纠纷支出为69.30万元,合计因人身损害纠纷支出258.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