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雷达视频

小红书暗藏工作买卖产业链,央企编制标价45万以上

2024/2/22 22:21:17 0人评论 75716 次

近期,新浪科技调查发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存在着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表面上是咨询服务公司,实际上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操纵工作买卖”。这些公司将不同类型的岗位明码标价,大型民企标价在万元不等,国企标价在20万左右,有编制的央企,标价则为45万以上。

在不良产业链的推动下,稳定、体面的工作,在年轻人看来已经愈发难找。有回乡的年轻人直言:回来后,不花钱已经上不了班了。一位吉林省长春市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表示,她原本计划留在本地的一所民办大学做教师。在校招之际,多次面试失败,无意间她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份招聘简历,上面公布的是她刚刚面试完的岗位,与该“人力资源”公司沟通后,她面试的岗位售价为14万元。该毕业生表示,在东北不少地方,一份稳定的工作往往需要花“人情费”。

媒体与“人力资源”公司深入了解后得知,“买工作”的流程是:先交一半定金,签合同,后续公司会帮忙安排面试流程,面试通过后正式上岗再补齐尾款。在该公司推荐的岗位中,几乎都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签订三年的正式合同,若三年后不续签或无故辞退,公司还会出面解决。工作人员称,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打款也是对公办理。

然而,工作人员发来的合同也是漏洞百出。例如,若想要面试上述央企工作岗位,需要先付清45万元全款才能获得面试机会。但合同后续又写到,甲方有权不对面试结果做出任何承诺,一切根据目标公司面试时情况结果而定。同时,工作人员口中的“出面解决”,很可能只是帮换一份工作,而不保证新工作的薪资和稳定性。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表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行为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