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华为进入支付领域的传闻终于得到了证实。
3月25日,华为成为第三方支付公司“讯联智付”的唯一股东,据悉,这是国内第二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手机企业,首家则为小米。
讯联智付最早为中兴旗下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关荣,于2014年7月获得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覆盖范围为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消费者云服务部总裁苏杰曾表示,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边界意识,支付服务并不是华为所擅长的业务,不会去申请支付牌照。
支付牌照价格暴跌
在2015年央行缩紧第三方支付牌照新发审批后,企业要获得支付业务合法资质几乎只剩下收购一条路可选。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255家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其中,有109家具有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62家支付机构具有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其中36家为全国范围,26家为区域性收单业务。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两大巨头垄断格局稳定,占94%的市场规模。各集团体系内发展的支付业务占2.6%,快钱、联动优势、易宝支付、银联商务等头部支付机构占2%,剩下1.4%的市场供其他百家中小支付机构“分食”。
由于支付市场被支付宝、财付通这两个巨头蚕食,其他较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夹缝中生存,基本处于牌照比整个公司贵的状态。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由于监管不断趋于严格,截至2020年11月末,第三方支付机构至少已收到100张罚单,罚金总额接近3.03亿元,创下历年之最,几乎是2019年的2倍。分析人士认为,一些业务量较小或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将会逐渐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格也从前几年的十几亿元,暴跌到几亿元。在此压力下,较小的支付机构单独上市的难度是及其大的,只能选择注销牌照或被收购。
小米拿下支付牌照后上市,华为回应
2016年1月,小米以6亿元拿下第三方支付企业“捷付睿通”65%股份,分析人士认为,小米买牌照是为了Mi Pay、小米钱包以及构建完整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构建完成后,小米就可以对抗支付宝、财付通两巨头。
拿下牌照后,小米花两年时间构建完整金融服务系统,并于2018年7月在香港敲锣上市。在上市的一年后,小米拿下捷付睿通100%股份。捷付睿通5位高管退出高级管理人员备案,新增6位高管,本次新增高管大都在小米的其他公司内担任要职。
根据公开资料,捷付睿通是内蒙古一家从事全国第三方支付的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在2011年8月就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业内人士猜测本次华为拿下支付牌照后,或也将像小米一样上市。
像是为了回应该猜测,在3月25日华为拿下支付牌照后仅3天,3月28日《华为的 100 张面孔》第三集中,导演提问华为上市相关问题。
华为董事会首席秘书江西生答道,华为要保持长远的发展战略,坚持研发投入,一旦上市或外部资金流入后,会被股东控制,被要求不要投入过多的研发资金。
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华为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8年年底,华为仅在5G的研发上就已投入超过2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欧美国家主要设备供应商5G研发投资的总和。
被问到如果华为是国有企业发展会如何时,江西生称如果华为是国有企业的话,华为早就垮掉了。此外,江西生表示,华为目前总股数为300多亿股,其中任正非占股仅0.8%。
此前,任正非在《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里表示,不要总想着做第一,第二、第三,不要抢登山头,不要有赌博心理,喜马拉雅山顶寒冷的很,不容易活下来,华为的最低和最高战略都是如何活下来,你活的比别人长久,你就是成功者。
或许对于华为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讲,远离虚幻的资本市场是及其明智的决定。因为,上市后华为的决策将被资本力量所左右,而没有上市的华为,在任正非的带领下正在走着一条正确的路。
本站付费阅读5149阅读2021/2/7 10:16:45
转载付费阅读58974阅读2024/3/15 10:30:23
ST南卫称车载急救包在自营旗舰店有售,公司此前被立案或面临索赔
本站付费阅读164591阅读2023/9/21 19: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