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1个月后,旷视科技的状态有所更新。
4月12日,贝多财经发现,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旷视科技)的申报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更新时间为2021年4月12日。据了解,旷视科技的招股书曾在3月12日获得科创板受理。
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本次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资金60亿元,用于基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AI 视觉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开发与升级项目等。
早前,旷视科技曾于2019年8月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因因超过6个月未有进展,其在港交所的申请状态为“失效”,宣告首次冲击上市失败。而在2020年,旷视科技与中信证券达成IPO辅导协议,准备在科创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4月,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对上市其实没有那么在意,有很多永远都没有上市的企业也非常优秀”。但很快,旷视科技便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
根据旷视科技招股书,旷视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3.04亿元、8.54亿元、12.60亿元;2020年前9个月(前三季度),旷视科技的营收为7.16亿元。
报告期内,旷视科技的净亏损分别为7.75亿元、28.0亿元、66.43亿元与28.4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2.4亿元、5.65亿元、12.49亿元与10.4亿元。旷视科技称,截至2020年9月末,其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0亿元。
相对而言,旷视科技的亏损规模要远远超过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其他“AI四小龙”成员在对应报告期内的亏损之和。其中,依图科技的IPO申请于2020年11月4日获得上交所科创板受理,但在2021年3月中止审核。
依图科技的招股书显示,其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6871.89万元、3.04亿元、7.167亿元、3.81亿元;对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1.68亿元、11.68亿元、36.47亿元、13.03亿元,累计亏损72.86亿元。
云从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53.37万元、4.84亿元、8.07亿元、2.2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1.80亿元、17.08亿元与2.86亿元,累计亏损22.86亿元。
作为科技型企业,旷视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分别约为2.02亿元、6.06亿元、10.35亿元与7.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0%、70.94%、82.15%与104.16%。
另据了解,2020年9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称,其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找了包括美图和蚂蚁金服(蚂蚁集团)等合作伙伴,“让他们拿到了大量的人脸数据,并在随后的摸索过程中找到了几个有价值的商业化方向。”
舆论发酵后,蚂蚁集团、旷视科技与李开复均予以澄清。尽管蚂蚁集团、旷视科技坚称人脸数据及用户隐私不涉及共享和传输,但依然引起了网络上对于人脸数据安全性、人脸识别使用边界的讨论。
早前,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陌陌(NASDAQ:MOMO)推出的换脸软件ZAO曾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将电影或者电视剧片段中主角的脸进行替换形成新的视频,但因隐私泄露、肖像滥用等相关安全问题,而被叫停并下架。
2019年9月,工信部就ZAO这一软件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开展问询约谈。2019年9月,国家网信办回应AI换脸软件ZAO涉嫌侵权,并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监管。
贝多财经了解到,2021年的“3.15”晚会也点名采集人脸信息的摄像头,包括万店掌、悠络客、雅量科技、瑞为信息等。其中,万店掌公司薛经理表示,其平台“目前拥有的人脸数据量已经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