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雷达财经

新恒汇过会逾一年仍未提交注册,对“紫光系”企业毛利率偏高遭问询

2024/6/17 15:14:25 0人评论 1025 次

新恒汇IPO分析。

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陈澈

编辑|孙一鸣

深交所官网显示,2023年3月22日,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恒汇”)上会通过,计划在创业板上市,但截至目前仍未提交注册。

新恒汇的实控人任志军从紫光国微(002049.SZ)离职后,便创立了新恒汇。2019—2022年,紫光国微的全资子公司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紫光同芯”)均为新恒汇的第一大客户。同期,新恒汇对紫光同芯销售的产品毛利率要高于该类产品的平均毛利率,引起深交所的注意。

5月8日,就第一大客户毛利率、实控人与紫光国微的关系等相关问题,时代商学院向新恒汇发函询问,该公司回复邮件表示,相关内容以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

据招股书显示,新恒汇是一家集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目前全球具备大批量稳定供货的柔性引线框架生产厂家主要有3家,包括法国Linxens、韩国LGInnotek以及新恒汇,截至2022年上半年,新恒汇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从具体业务来看,新恒汇的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业务以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其中,在智能卡业务领域,新恒汇已与紫光国微、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复旦微(688385.SH)、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安全芯片设计厂商及恒宝股份(002104.SZ)、楚天龙(003040.SZ)、东信和平(002017.SZ)、IDEMIA等国内外智能卡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金融、交通、身份识别等智能卡领域。

根据第一轮问询函回复文件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新恒汇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19亿元、13.82亿元、17.12亿元、12.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96.91万元、5525.37万元、5693.25万元、16493.70万元。2021年、2022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第一轮问询函回复文件还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率分别为0.95%、1.26%、1.09%、1.13%,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71%、5.42%、3.88%、0.63%。其中,2020—2022年,新恒汇的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对第一大客户销售毛利率偏高遭问询

招股书显示,新恒汇成立于2017年12月,其控股股东、实控人为虞仁荣和任志军。在创立新恒汇之前,2015年1—10月,任志军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2015年11月—2018年1月,任志军曾先后任紫光国微的副总裁、总裁、副董事长兼总裁。

虽然任志军已从紫光国微离职,但新恒汇与“紫光系”仍关系匪浅。紫光国微、紫光同芯均是紫光集团旗下子公司,两者均是新恒汇的客户。

根据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文件,新恒汇创立的第二个月,即2018年1月,新恒汇与紫光同芯便开始合作。

2019—2022年,新恒汇对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合计分别为66.98%、53.25%、45.07%、55.54%。其中,新恒汇对紫光同芯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4.31%、19.04%、14.68%、21.72%,各期紫光同芯均为新恒汇的第一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今,新恒汇向紫光同芯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柔性引线框架和智能卡模块。

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文件显示,2020—2023年上半年,新恒汇柔性引线框架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28%、46.14%、48.40%、52.35%,智能卡模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7.22%、36.40%、43.87%、47.82%,两大产品的毛利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21年和2022年,新恒汇对紫光同芯的销售额分别为8047.72万元、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7%、84.59%。新恒汇在上述回复文件中称,2022年,受紫光同芯销售策略调整以及市场需求旺盛影响,紫光同芯对智能卡模块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对新恒汇的采购量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恒汇申请豁免披露对紫光同芯的毛利率数据,但第一轮问询函的回复文件显示,新恒汇对紫光同芯销售的产品毛利率要高于该类产品的平均毛利率。

对此,深交所要求新恒汇说明其对紫光同芯销售智能卡模块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公司的原因。

实控人持股企业与“紫光系”高管持股企业共用电话

除了新恒汇对紫光同芯销售毛利率偏高外,新恒汇的实控人持股企业也包含“紫光”两字。

天眼查显示,任志军目前是“新疆紫光众志技术咨询有限合伙企业”(下称“紫光众志”)和“新疆紫光众城技术咨询有限合伙企业”(下称“紫光众诚”)的法定代表人,两家企业名称均包括“紫光”两字,且任志军持有紫光众志6.13%的股份。

天眼查还显示,紫光众志、紫光众诚与紫光众鑫存在相同联系电话(18612****33)的情况。

据天眼查,张亚东持有紫光众鑫50%的股份,且是紫光集团控股子公司北京紫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紫光科技”)的董事长,而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亦曾担任紫光众鑫的董事。目前,紫光众鑫已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查曾引起社会热议。

据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官网的通报,2023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紫光国微的控股股东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因涉嫌贪污、为亲友非法牟利、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