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 雷达财经

"撸起袖子加油干",陈立武要亲自抓芯片业务,英特尔迎重大人事调整

2025/4/20 15:13:12 0人评论 545 次

陈立武表示,未来英特尔的目标是创造最好的产品,成为最好的晶圆代工厂。

来源:时代财经

4月18日,据界面新闻,一份英特尔内部备忘录显示,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已着手精简管理架构,重要芯片部门今后将直接向他本人汇报。

“我要与工程、产品团队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roll up my sleeves),真正了解我们该如何加强产品力与解决方案。”陈立武表示。

具体看,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芯片事业部以及客户端计算(PC芯片)事业部将直接向他汇报。此前,这两个业务一直由英特尔产品部门CEO米歇尔·约翰斯顿·霍尔特豪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分管。

备忘录还显示,英特尔已提拔网络芯片负责人萨钦·卡蒂(Sachin Katti)为CTO,并兼任AI负责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英特尔高管团队中多为业务单元负责人,技术领导者通常处于CEO的多层管理之下。而陈立武此番要求三位资深技术高管罗伯·布鲁克纳(Rob Bruckner)、迈克·赫尔利(Mike Hurley)和丽莎·皮尔斯(Lisa Pearce)今后直接向他汇报。

近年来,英特尔在制造制程、产品路线上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其市场份额不断被台积电、AMD和英伟达蚕食。

2021年至2024年间,英特尔的收入下降了超过30%,2024年CEO帕特·基辛格在公司面临财务亏损和股价下跌的压力下辞职。

今年3月,英特尔宣布其董事会已任命陈立武为CEO。

在陈立武走马上任后,“专注核心业务”这一关键词多次出现在与之相关的新闻中。

4月1日凌晨,在上任CEO14天后,陈立武首次露面,在Intel Vision2025大会上发表了约30分钟的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陈立武表示,英特尔将剥离与使命无关的资产,转向AI专用芯片(purpose-built silicon)和代工(Foundry)等重点业务与服务解决方案上。他强调,英特尔必须精简架构,重新回到工程驱动的核心竞争力上。

4月14日晚间,英特尔宣布同私募股权企业Silver Lake银湖资本达成FPGA子公司Altera股份出售协议。Silver Lake将以87.5亿美元的估值买下Altera51%的股份。

2024财年,Altera实现营收15.4亿美元,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毛利为3.61亿美元,营业亏损为6.15亿美元。在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2024财年,Altera毛利为7.69亿美元,营业收入为3500万美元。

交易完成后,英特尔预计将从其财务报表中剥离Altera的财务业绩。英特尔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持有Altera剩余49%股份,并继续参与其未来发展,但重点是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英特尔也曾邀请陈立武加入董事会,请他协助重振英特尔。次年10月,陈立武的职权进一步扩大,负责监督制造营运。不过,2024年8月,他从英特尔卸任,离开了董事会。

陈立武出走的原因并没得到本人的回应,但在4月首次露面的演讲中,陈立武谈到自己重返英特尔的原因。“答案很简单。我爱这家公司。看着它挣扎前行,我心里很难受。”他表示,未来英特尔的目标是创造最好的产品,成为最好的晶圆代工厂。

陈立武是不折不扣的半导体行业“老兵”,现年65岁的他,在半导体和软件行业有超过20年的投资与技术管理经验。

2009年至2021年,陈立武在EDA(芯片及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巨头楷登电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担任首席执行官。

他在业内还有“芯片创投教父”的称号,是华登风投(Walden Catalyst Ventures)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兼华登国际(Walden International)董事长。

华登国际成立于1987年,主投美国和亚洲市场的半导体、互联网及新能源初创企业。自1993 年进入中国以来,已投资中芯国际(688981.SH)、中微半导体等120余家半导体企业,覆盖设计、制造、设备、材料全产业链。

2020年,陈立武以创始股东及董事的身份,带领中芯国际成功在科创板上市。陈立武曾提到,在中芯国际上市前的漫长前夜,由于周期长等因素,很多投资方都退出了中芯国际的董事席位,他却始终坚信中芯国际未来可期。上市时,他成为中芯国际唯一一位18年不变的董事。

(时代财经王夏综合自界面新闻、财联社、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钱江晚报、英特尔中国、钛媒体等)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