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因为“二选一”垄断被处罚34.42亿元的事件过去没多久,美团又再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
10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曝光了10件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案件,在被公布的案例8中,入驻大众点评的某店面因“刷单炒信”被处以最高罚款。
今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医美广告违法乱象的整治力度,那些充斥在电梯楼宇间洗脑式的医美广告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刷单炒信”成了医美机构获客的重要方式。
医美成刷单重灾区
在本次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中,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江苏省南京熙涵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编造用户评价虚假宣传案例。
据悉,南京熙涵为了尽快打开市场,2020年6月起,雇佣张某等8名刷单人员,在大众点评当事人网上店铺平台上以消费者的身份下单并支付费用,实际并不消费,交易完成后,当事人将下单的费用退还给上述8名刷单人员,并按照30元/单标准给予刷单佣金。
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当事人以实际下单、不实际消费的方式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在大众点评网络平台形成虚假的销售状况及用户评价,当事人共计刷单220笔,刷单佣金6600元,支付刷单费用13.48万元,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最终,南京熙涵“刷单炒信”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处罚款35万元。
“刷单炒信”背后大众点评的评价机制早已备受诟病,2020年9月,人民网评论《不消费就能点评?“大众”点评是真是假》曾报道大众点评的刷单、职业差评等乱象。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中曾报道,删除一条大众点评上的差评2000元、增加一条好评100元。
伴随着互利网电商崛起,刷单黑产始终如影随形。而大众点评不消费就能点评、随意可以给差评或者好评等点评机制则为“刷单炒信”灰色产业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刷好评、买销量、控差评等在大众点评已成为餐饮行业公认的灰色产业链。
美团上线医美平台后,“刷单炒信”又侵入医美评价。今年8月,美团医美公布“至美行动”7月治理数据,当月共打击治理6万条医美相关的虚假评价,可见医美“刷单炒信”规模之庞大,而这仅仅是美团单方面公布的数据。
问题机构“换马甲”成功入驻
今年7月,网红吸脂死亡事件引发不小震动。具体经过是,网红小冉(化名)今年5月份到杭州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做吸脂填充手术,两个多月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于7月13日抢救无效死亡。
7月15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医疗事故初步调查情况:经市医学会组织专家评估,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华颜医疗美容医院存在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等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全部责任,并已作出赔偿,。
涉事的华颜医疗美容医院被西湖区卫健局对涉事医院作出警告和罚款的处罚,并责成其停业整改。随后该医美机构从包括美团APP、大众点评等在内的各大平台下线。
然而,最新资料显示,华颜医疗在10月11日已改名为“杭州辰昕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并未变更。并已重新入驻了美团APP以及大众点评,还参加了美团的“双11安心变美节”,上线了17款各类美容商品,价格从159元到8899元不等,截至目前评价为零。
虚假的消费评价,有问题的医美机构,消费者购买产品服务如同抽盲盒,美团医美还能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