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钟薛高已报案,更多黑料被曝!创始人怒斥:同行下三滥抹黑

他认为近期钟薛高相关热搜是竞争对手所为,“什么时候行业竞争能不这么下三滥,什么时候把心思放在做好产品和创新上,什么时候中国才真正能跑出来让世界尊重的品牌。”

来源:和讯网

近一周来,雪糕界的“爱马仕”、“雪糕刺客”代表钟薛高深陷“雪胶”风波,日子着实有点不好过。

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用打火机、1500℃喷火枪点燃也烧不化,钟薛高变成了“钟薛胶”。

图片

虽然钟薛高火速辟谣,称雪糕里使用的卡拉胶是按照国家标准适量添加的,但仍阻挡不了消费者的汹涌质疑。

创始人怒斥:

竞争对手下三滥抹黑!

此前,钟薛高官微曾回应称并不存在不融化的雪糕,为保持良好风味和形态,产品使用了极少量食品乳化增稠剂。

6日,钟薛高再次发布声明,公布涉事的海盐椰椰雪糕(零售价在16元左右)配方,并表示所有雪糕产品均按照国家标准合法合规生产,并于检测合格后出厂。

钟薛高同时认为,用烤雪糕、晒雪糕或者加热雪糕的方式,来评断雪糕品质的好坏并不科学。

对于对钟薛高的回应,网友们热议纷纷。“到底添加了什么才是烤不化呢?不管添加物有没有风险,大家不敢吃了。”

图片

面对诸多质疑,钟薛高创始人林盛6日下午在朋友圈称,“明明是远超国标品质的产品,被伪科学断章取义成多添加剂,有点讽刺。”

图片

他认为近期钟薛高相关热搜是竞争对手所为,“什么时候行业竞争能不这么下三滥,什么时候把心思放在做好产品和创新上,什么时候中国才真正能跑出来让世界尊重的品牌。”

钟薛高最新回应:已起诉报案!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当天下午,有三张落款为“有味道的钟薛高”的海报在网络流传,海报文案提到“奉劝不懂食品科学的自媒体不要没话找化了。”

图片

对此,钟薛高官微回应:钟薛高从未制作、传播该组图片。已留存证据起诉、报案。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对不实诽谤谣言追究责任的权利。

钟薛高是网红中式雪糕品牌,成立于2018年3月,取谐音“中雪糕”,即“中国的雪糕”之意。

早在去年林盛在某档节目中就表示,钟薛高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这番言论立即遭到消费者的激烈吐槽。

图片

面对铺天盖地的嘲讽,钟薛高出来辟谣,称是被恶意剪辑了,“爱要不要”指的是原料柚子(和酸奶)的价格很贵。

林盛资本版图曝光

钟薛高曾因虚假宣传被罚

事实上,林盛是营销大师,且擅长饥饿营销,大众熟知的中街1946,最早的操盘手正是深谙品牌营销的林盛。

天眼查显示,林盛拥有11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包括上海盛治广告有限公司、钟薛高创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等。

5月26日,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6.03亿人民币增至12.03亿人民币,增幅约99.52%。而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一家叫Gloryseed HK Limited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钟薛高曾经因广告虚假宣传两次被处罚。

图片

2019年4月,钟薛高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一款轻牛乳冰淇淋宣传“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实际含有饮用水成分;酿红提雪糕宣传使用吐鲁番盆地特级红提,实际是普通的散装红提;声称爱尔兰陈年干酪雪糕号称使用的首款顶级干酪,实际该干酪未获任何奖项;声称雪糕棒签是婴儿级标准,实际只是一般的生产标准……

人民网评钟薛高

人民网评发表文章表示,“钟薛高从诞生以来,就紧紧地把“奢侈品”调性绑在身上……无论如何营销,终究只是一只雪糕,对于吃进肚子里的食品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其实,不少人买的不是钟薛高雪糕,而是一种网红潮流的参与感。然而,这些消费者平日看不见的因素,最终都传导到了肉眼可见的价格上。钟薛高的最大问题恐怕不在于用料,而在于能否撑起高昂的价格,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对于企业而言,有概念和噱头的营销远远不够,消费者的口味会变化,市场是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体验,才是决定品牌长远的核心因素。”‍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