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前位置: 首页 >主编推荐

权益比低于平均水平,金地集团“重回前十”成色不足

为此,金地集团不惜逆势增加有息负债规模。2016年,金地集团债务总额突破千亿;2020年,金地集团债务总额突破三千亿。

来源:中访网

为了“重回前十”,金地集团不惜增加负债。但是金地集团依赖联合开发提升规模,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其“行业前十”的成色不足。

逆势扩张,金地集团“重回前十”

8月6日,金地集团发布2021年7月份销售及获取项目情况的公告。7月单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21.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3.90%;实现签约金额256.4亿元,同比上升22.41%。今年1~7月,金地集团地累计实现签约面积874.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47.79%;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884.7亿元,同比上升53.76%。

根据克尔瑞发布的“2021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金地集团重回房地产销售TOP10行列。十多年后,曾为房企四大龙头的“万保招金”,终于再次重聚排行榜前十。

近年,金地集团一直没有放弃重回前十的想法。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虽说“不以规模论英雄”,但也明确表示“调控政策是给金地带来新的机会”,“不放过每一次市场调整带来的成长机会助力规模增长,希望进入前十梯队”。

为此,金地集团不惜逆势增加有息负债规模。2016年,金地集团债务总额突破千亿;2020年,金地集团债务总额突破三千亿。2020年,金地集团负债总额大增21.84%。其中有息负债1130亿,增长19%;长期借款415.7亿元,同比增长50.64%。

金地集团一直自诩“三道红线”全绿,但是需注意的是金地集团的负债率水平在上升。2019年,金地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5.40%,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16%。2020年,金地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为76.59%,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为68.51%。

“增收不增利”,“重回前十”成色不足

数据显示,金地集团1-7月累计拿地成本573亿元,同比增长21%;拿地面积7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可见金地集团对规模和行业排名的追求不会停止。

但是,金地集团近年的销售规模大部分靠合作开发项目撬动。数据显示,2016年-2020五年间,金地集团的土储权益占比分别为50.8%、51.2%、52.3%、53.5%、53.1%,低于TOP10房企的平均水平。

权益占比低,少数股东就会分走过多利润。所以,金地集团销售金额虽然上去了,但利润增长却很低,盈利能力也在下滑。

财报显示,2020年,金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9.82亿元,同比上升32.4%。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98亿元,同比仅增长3.2%。在财报的合并利润表中,金地集团净利润总额152.41亿,同比下滑1.45%。

2019年,金地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为41.26%,同比减少1.82个百分点。2020年,金地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为33.56%,比上年降低7.7个百分点。

金地集团陷入“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的境地,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关,但与其权益占比过低也脱不开干系。

高周转代价:质量问题频发

为了追求规模,金地集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和周转率,实现早开盘、早结转。”但是,高周转往往伴生产品质量问题。

近期,天津金地艺墅家项目出现业主维权事件,有业主提供的目工程、客户关系、物业三方于7月17日签字的整改说明显示,待整改项目多达47项。5、6月间,武汉金地保利褐石公馆业主在交房前的“业主开放日”和交房日都发现了电梯故障问题。

去年年底,西安金地常宁府精装房被曝光地板下没有水泥,开发商扬言要起诉视频的拍摄者,曾引发全网关注。

2019年底,央视财经曝光金地参与合作开发的浙江义乌楼盘“西江雅苑”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被业主投诉多幢房屋的不同楼层存在“梁柱轻轻一抠,混凝土就会掉落”的情况,并且天花板、墙壁、露台、飘窗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开裂。

以上仅仅是部分较为严重维权事件。近年金地集团的业主维权频发,正在侵蚀其口碑,值得引起其管理高度重视。


已有0人点赞
财经评论(0)
查看评论
 

沟通、交流、进读者群、寻求授权,请加雷达学妹(微信:leidaxuemei),线索、爆料,请发送至邮箱:leidacj@163.com。更多精彩:欢迎扫码关注雷达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