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随着3月17日福耀玻璃发布2021年年报,很多投资者发现,曹德旺的“玻璃大王”宝座首次被同行超越了,超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曹德旺的老乡李贤义执掌的信义玻璃。
“玻璃大王”首次换人
3月17日,福耀玻璃发布最新财报,公司2021年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18.57%;净利润31.46亿元,同比增长20.97%。
图片来源:福耀玻璃公告
福耀玻璃竞争对手之一的信义玻璃,2021年度实现收入304.59亿港元,同比增长63.62%,实现归母净利润115.56亿港元,同比增长79.94%。
图片来源:信义玻璃公告
两家财报一出,引发不少网友对“玻璃大王换人”的讨论,
这是信义玻璃2005年上市以来,在营收、净利润这两项关键业绩数据上首次超过福耀玻璃。信义玻璃不仅营收超过福耀玻璃,净利润更是福耀玻璃的近三倍。
受制于汽车市场低迷,福耀玻璃2020年首次出现营收规模同比下滑。此次财报公布后,公司称汽车市场复苏加之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使得去年的业绩实现增长,2021年,汽车玻璃贡献了福耀玻璃约九成的营收。
虽然福耀玻璃去年的营收规模重回正增长,但玻璃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已然不保。
相比福耀玻璃,信义玻璃业务条线更广,信义玻璃约六成收入来自于浮法玻璃。浮法玻璃是指采用浮法工艺制作的玻璃,是生产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原材料。
取代曹德旺的李贤义是谁?
李贤义和曹德旺一样,都来自福建。
1953年,李贤义出生于福建泉州,15岁辍学工作,起初在泉州开拖拉机,随后凑齐9个人组建了一个车队,专帮人拉货,经常开着装满了来料加工货品的货车,从福建到深圳,加工完再拉回福建。
1982年,李贤义闯荡香港,从事汽车配件生意,这次闯荡让李贤义看到了玻璃生产行业的商机。
1988年,李贤义发现汽车玻璃大多依赖进口,便回内地创办了信义玻璃,主要从事汽车玻璃生产。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信义玻璃的产品也从单一的汽车玻璃延伸到了建筑、浮法、光伏等各个领域。
1992年,在玻璃事业上有所成就的李贤义开始涉足房地产。
2005年,信义玻璃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李贤义旗下的信义玻璃集团不仅有信义玻璃一家上市公司,同时还拥有分别是经营太阳能发电厂的信义能源,经营太阳能玻璃的信义光能和综合性的新能源方案提供商信义储电。
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的最新统计,曹德旺以245亿元的身价排名第900位,李贤义则以510亿元的身价位列第356位。
市值方面,截至3月18日收盘,福耀玻璃港股市值为762亿港元(约合619亿元人民币),信义玻璃的市值为803亿港元(约合652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