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 文|长帆 编|深海
11月17日,一份疑似内容为广发银行昆明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朱少彦写给央行和银保监会的“举报信”在网络流传。 信中实名举报,蓝光杨铿和该行昆明分行副行长勾结,盗用花间溪谷楼盘的大产权,做一房多押、盗押、冒押,诈骗该行的国家抗疫储备款55亿元。对此,蓝光发展工作人员向雷达财经表示,举报及举报内容都是谣言,源发自媒体已删除,公司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前,广发银行亦对媒体回应称,上述举报信为假消息,举报信系冒充。
雷达财经注意到,今年以来,蓝光发展已多次卷入风波之中。
5月5日,穆迪也将蓝光发展企业家族评级(CFR)由“B1”下调至“B2”。该机构预计,未来12-18个月,蓝光发展将有大量债务到期或可回售,包括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和离岸债券,以及另外150亿元人民币的非标借款。
5月6日,标普将蓝光发展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标普估计,蓝光发展的非银行融资已增加到超过220亿元,占其2020年新增债务的一半。相比之下,其银行融资仅适度增加。
标普认为,公司非银行融资每年的成本为8%-13%,而且是短期的,一年内到期的金额超过120亿元。因此,蓝光发展的EBITDA利息覆盖率从2019年的1.8倍降至2020年的1.5倍,偿债能力下降。
5月27日,蓝光发展多只境内债券大跌,“20蓝光02”盘中一度大跌31.43%至48元,最终收盘跌1.09%;“16蓝光01”盘中跌18.03%,收盘跌5.61%;“19蓝光02”收跌12.49%。这是继5月25日大跌之后,蓝光发展债券再一次经历下跌。
6月1日,此次卷入风波中的杨铿将所持蓝光发展的股份“清零”,全部转给蓝光发展控股股东蓝光集团。3天后,他辞去董事长职务,将权杖交予“95后”儿子杨武正。
虽然杨武正从父亲手中接过蓝光发展的董事长一职,但父亲并未完全退出公司的管理。公告称鉴于公司董事长发生变更,根据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公司对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人员进行了调整:主任委员:杨武正;委员:寇纲、杨铿。据悉,杨铿仍是蓝光控股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会继续参与到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去。
杨武正接班后,公司情况继续恶化。11月8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26.64亿元。截至11月5日,公司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241.71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形式)。
11月10日晚间,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 公司于11月9日收到四川证监局《关于对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经查,蓝光发展以自有资金参与认购“21蓝光 MTN001”,与《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情况公告》披露的“公司未直接认购或者实际由本公司出资”情况不符,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四川证监局表示,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决定对蓝光发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对于公司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