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网
7月8日上午9点,是神州租车历史性的一刻——完成私有化并退市。
今年1月25日,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私募巨头安博凯拟以17.71亿港元对其私有化;7月5日,神州租车发布一份公告,安博凯对神州租车的强制性收购已完成。
也就是说,即日起生效后神州租车正式成为安博凯的全资附属公司。
目前香港联交所已经同意了神州租车撤销其上市地位。
去陆正耀化
神州租车成立于2007年9月,2014年9月顺利登陆港股上市,也是陆正耀打造的第一个大型上市公司。
陆正耀在商业上典型的一贯打法就是抢占风口、融资、烧钱扩张、急速IPO,最后高点套现。
为了不断扩大神州租车的规模,陆正耀到处融资,“烧钱”速度也在加快。据统计,在2016—2019年的3年里,神州租车花了163亿元。
之后陆正耀用这种模式又分别打造了神州优车、瑞幸咖啡。
2015年1月,神州优车开始运营,20个月后成功登陆新三板;2019年5月,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距离瑞幸诞生仅过去18个月。
自此,神州租车、神州优车、瑞幸咖啡成为是陆正耀在港股、A股和美股三地股市中布下的连环局。但随着瑞幸财务造假丑闻曝光,整个神州系也面临分崩离析的情况。
神州租车作为陆正耀“神州版图”的第一枚棋子,在瑞幸造假事件影响下首当其冲,股价一度跌破2港元。
神州租车CFO曹光宇曾直言:“瑞幸事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导致目前公司没有再融资的可能了。”
从2020年4月开始,陆正耀都在“卖车”。神州租车先后传出将被吉利、携程、北汽、上汽等企业收购的“喜讯”,要么没下文,要么官宣终止,结果均不了了之。
神州租车卖身,神州优车也不好过。
天眼查App显示,累计被冻结17亿元股权后,7月6日,神州优车所持超52亿股权再被司法冻结。
2020年11月26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两份行政处罚,因财报失真、没有披露关联交易等两起违法案件,时任神州优车董事长的陆正耀被合计处罚款30万元。
为了救场,随后陆正耀为神州租车找来了安博凯。
从2020年底开始,安博凯不断加大对神州租车有效股份的吸纳。
第一步:2020年12月收购神州优车在神州租车约20.86%的所有股份,一举成为神州租车第二大股东;
第二步:2021年2月28日,安博凯继续收购,将持股比例扩大至52.11%;
第三步:到3月4日,安博凯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至94.01%。
安博凯近期最大的一笔投资
安博凯,2015年创立,是东亚地区首家以收购为主的、有自主权的直接投资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管理资本超240亿美元。
消费零售、电信媒体、金融、保健、物流、工业都是其投资领域。早年间,安博凯还曾投资过神州租车的老对手一嗨租车。
这次安博凯收购神州租车属于溢价收购,溢价高达52.17%。
分析认为安博凯或许是看上了神州租车的规模优势。
去年神州租车月活用户超246万,位列同类平台第一位。对于此次要约收购,安博凯发言人表示:“我们相信对于股东、神州租车和中国租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神州租车成为安博凯在租车市场吃下的最大一块蛋糕。
也正是由于安博凯的介入,提振了资本市场对神州租车的信心,4个月内,两家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先后上调了神州租车的信用评级。
财报显示2020年度,神州租车入得自由现金流49.29亿元,创历史新高;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总营收12.02亿元,净利润600万元,扭亏为盈。
从神州租车上市到以62.28亿港元完成私有化,刚刚好是“七年之痒”。当初陆正耀布局下的三颗令他引以为傲的棋子都已经与资本市场渐行渐远,目前唯一还留在陆正耀手里的神州优车,也已经停牌。
“资本神话”迎来尾声
当年随着神州系公司陆续上市,陆正耀也迅速实现了财富自由。
浑水做空报告显示,神州租车上市后,从2015年6月起,陆正耀及其他投资者在9个月内抛售了神州租车42%的股份,套现16亿美元。
套现后,神州优车成为神州租车的大股东。
陆正耀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从来没有为钱发愁过。我总会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启动大笔的融资,保证这些钱能够支撑公司运转两到三年。”
不管是“神州系”还是瑞幸咖啡,陆正耀凭借疯狂的资本运作快速崛起,创下神话。
但如今看来,这个神话终于还是迎来了落幕的一刻。